“御用記者”
右排中間穿灰色外套者即為郭海。
與蘇榮妻子于麗芳熟稔的郭海,是中國經濟時報江西記者站原站長。
多位與郭海打過交道且相熟的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郭海最早是做圖書生意起家的書商。當時他主要做中小學課外讀物,后來國家政策收緊,生意慘淡,于是斥巨資經過多方運作,2007年成功上位成為中國經濟時報江西記者站站長。
創刊于1994年的《中國經濟時報》,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一份以經濟為主的綜合性日報。
在2007年11月30日蘇榮調任江西之前,郭海已是中國經濟時報江西記者站站長。
2008年3月,蘇榮首次以江西省委書記的身份參加了全國兩會,彼時郭海撰寫了一篇題為《為了那“一湖清水”》的報道,為建立環鄱陽湖生態經濟試驗區鼓與呼。
湊巧的是,郭海的這篇報道得到了蘇榮的肯定。
在蘇榮履新江西省委書記約半年后,2008年5月初,郭海順利專訪到了蘇榮。三個月后,2008年8月,郭海又撰寫了一篇題為《蘇榮:生態書記三訪鄱陽湖》的報道。之后,每逢蘇榮有施政新舉措或重要調研時,郭海都會推出包裝蘇榮形象的文章。
左起第三位是郭海。
此后,郭海便成了蘇榮的“御用記者”,蘇榮到地方調研工作時,郭海都會陪同,甚至在地市黨報的報道文章中,郭海的名字排在陪同調研的廳級干部之列。
是時,郭海在《中國經濟時報》發表過的一些文章,江西省市級黨報都會在重要版面全文轉載。
公開報道顯示,2009年6月,郭海陪同蘇榮在景德鎮市專題調研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是時,在《景德鎮日報》的報道中,郭海的名字便排在新華社江西分社社長之后。
一位知情江西媒體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郭海與蘇榮的關系已經超過了省級黨報“跟書記”的記者,“蘇榮到哪都會帶上他”。而這一層關系在江西省官場早已被洞悉,郭海下市縣采訪都是地級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陪同。
公開報道顯示,2010年10月,郭海曾到吉安市峽江縣采風,時任吉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峽江縣縣長,峽江縣委副書記悉數陪同。
“郭海經營關系的能力很強,在蘇榮主政江西時,只要郭海打一個電話,隨便可以叫一桌廳級干部坐在一起吃飯。”一位曾與郭海共事過的要求匿名的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正是基于郭海與蘇榮夫婦這層密切的關系,中國經濟時報江西記者站的辦公地點、毗鄰贛江的南昌市聆江花園小區2幢1602室,成為一些江西官員蜂擁登門拜訪的場所。
“蘇榮在任時,郭海的聆江花園異常熱鬧,弄得跟會所一樣,高朋滿座,往來各色人物,蘇榮的妻子偶爾也會光臨。”一位與郭海相熟的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稱。
《蘇榮案警示錄》稱,社會人員郭海和于麗芳熟稔后,經常插手人事安排,被稱為“地下組織部長”。
頗具諷刺的是,在2008年12月,郭海還撰寫了一篇《破除官場“潛規則”》文章,粉飾蘇榮在江西推行“通過機制創新來選人,限制潛規則作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014年6月,蘇榮落馬被查。當年夏天,郭海亦被有關辦案部門帶走調查。
當年12月,澎湃新聞記者曾實地探訪發現,往日熱鬧非凡的聆江花園2幢1602室迅速冷落:大門緊閉,屋內還時不時散發出一股惡臭味。
上述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稱,郭海被帶走后,水電費就沒有交了,長時間斷電后,冰箱內的東西都發臭了。
蘇榮妻子于麗芳。 資料圖
多位不同渠道的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多名官員為謀求職務晉升給蘇榮妻子于麗芳行賄,都是通過郭海這個渠道送的錢,于麗芳又將部分受賄款委托給郭海投資打理。但這一消息尚未得到有關辦案部門的證實。
2015年1月,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檢察院公開通報了8起職務犯罪大案。其中,中國經濟時報江西記者站負責人郭海涉嫌行賄罪被立案偵查。
2015年8月,澎湃新聞記者從南昌市人民檢察院獲悉,“地下組織部長”郭海案由南昌市青云譜區人民檢察院負責偵辦。因郭海為有關部門查辦其他重要案件發揮了重要作用,經上級部門批準,郭海被取保候審。
另一名被中組部批評的掮客是蘇榮任職吉林時的下屬。
“吉林私企老板王某曾是蘇榮的下屬,他第一次到江西時,蘇榮就安排多名廳級干部宴請接風,之后多次將其介紹給有關干部,并要大家關照 這位老弟 。蘇榮應王某的要求提拔了多名干部,以致王某每次到江西,都有干部搶著去接送、宴請、送錢送物。”《蘇榮案警示錄》如是描述道。
澎湃新聞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這名蘇榮曾經下屬、吉林私企老板王某,真名叫王華偉。蘇榮擔任吉林省委副書記分管吉林省黨校時,王華偉曾給蘇榮寫過講話材料。
江西省一名與王華偉接觸過的廳級官員亦曾向澎湃新聞記者證實,王華偉自稱曾在吉林省黨校工作時給蘇榮寫過講話材料,所以其對外都說自己曾是蘇榮的秘書;在蘇榮主治江西期間,王華偉經常飛到江西,找到一些想在仕途上進步的官員,通過他的運作和牽線搭橋,蘇榮應其要求提拔了多名干部,而其在江西活動時名片上的身份是北京一所知名大學的研究員。
目前,尚無公開信息顯示王華偉是否被司法部門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