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剛過,南安的石材企業家已早早進入忙碌狀態。2月25日,央視《焦點訪談》以《干字當頭開好局揚帆“出海”贏先機》為題,將鏡頭對準南安石材行業,記錄下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在春節期間為海外訂單奔忙的身影,并深度揭秘“中國石材城”如何通過產品創新、技術輸出和模式升級,在全球產業鏈中開辟新天地。
近年來,南安石材企業苦練內功,緊跟智能化、數字化趨勢,一批批石材新裝備和新技術應聲落地。
節目播出后,“南安石材出海”迅速成為行業熱詞,一場從“賣石頭”到“賣技術”“賣標準”的產業變革浮出水面。
從“石材加工廠”到“全球供應商”產品出海背后的硬核競爭力
“今年工廠的訂單已經滿負荷,今年談的是明年的訂單。”面對央視鏡頭,劉良的這句話,成為南安石材企業海外市場火爆的生動注腳。
春節期間,當大多數人沉浸在節日氛圍中時,一直關注外貿的劉良卻一天也沒閑著。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他一直在國外跑客戶,直到元宵節才從摩洛哥回國。剛一回來,他就到公司安排下一步工作。
“現在海外市場講的就是一個字‘快’,必須迅速反應、及時服務。我們不再是單純的產品供應商,而是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劉良的話語中揭示了產業轉型的真正內核。
通過輸出“產品+展陳+營銷”的全套商業模式,幫助海外客戶構建從采購到銷售的價值鏈,這種“授人以漁”的策略使英良集團外貿出口額在2024年實現翻番。
這個春節,不僅有出國談生意的南安人,來南安洽談生意的外國客商也很多。通過變廢為寶的鵬翔再生石,不僅把產品賣到了100多個國家,也吸引了全球的客商慕名而來。荷蘭客商湯姆·沃森贊不絕口:“中國的石材質量好、產品好,這里的設施也很好,所有人對我們都很友好。”
“過去20年,我一直來中國洽談生意。我發現20年前中國企業制造技術不高,設備使用得少,大部分產品都是手工制作。現在,所有的工廠都有先進的設備,質量非常好,在滿足客戶需求這一點,中國的企業已經做得非常出色了。”2月14日,美國企業采購商塞爾吉奧·托羅來到南安另一家石材企業——東星集團,意欲采購一批水磨石。去年,他從東星集團進貨兩批,銷量不錯,今年他不僅計劃增加訂單,還想拓展到其他品類。
這份忙碌背后,是南安石材企業從傳統代工向品牌化、高端化轉型的長期積淀。過去,南安石材以“低價走量”聞名,如今,以英良、鵬翔、東星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正用“綠色”“創意”“定制”三大關鍵詞重塑競爭力。
從“設備進口”到“技術出海”中國智造重構全球產業鏈
如果說石材成品的出口代表著南安企業的“硬實力”,那么節目中頻繁閃現的數控水刀切割、3D浮雕雕刻等場景,則揭開了一場更深刻的變革——中國石材裝備技術正在反向輸出海外。
“視頻里進行水刀和雕刻的設備,全是我們的機器。”南安市晉陶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晉敏指著《焦點訪談》畫面難掩自豪。這家曾以仿制意大利設備起家的企業,如今自主研發的博士款雕刻機精度達0.01毫米,價格卻只有歐洲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2024年,沙特某石材廠一次性采購30臺設備,創下行業單筆出口紀錄。
“去年,公司外貿市場僅通過我個人注冊的海外平臺賬戶去推廣,就賣出了100多臺。像沙特的這個客戶,是來到水頭以后,看到很多廠家都用了我們的設備,見一次就把訂單敲定下來。”晉敏表示,今年晉陶機械將進一步加大外貿拓展力度,招攬多位外貿專員,并計劃參加俄羅斯、沙特等國際建材展。
正月中旬,載著20多臺礦山機的多輛大貨車從南安瑞升機械生產車間緩緩駛出。該公司總經理周強告訴記者,東南亞、中東的石材市場蓬勃發展,瑞升機械設備出口已從單純交易轉向深度綁定。
“不僅要賣產品,更要到場指導安裝使用。去年非洲客戶采購設備后,我們派技術團隊駐場一個月,直到生產線完全投產。”在他看來,中國設備的競爭力不僅在于性價比,更在于“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承諾。
在這場技術出海的浪潮中,線鋸的突破尤為亮眼。作為中國原創的石材切割設備,線鋸憑借高效節能的特性,正逐步替代意大利傳統工藝。
“過去我們依賴進口技術,現在國外采購我們的設備前,必須安排工人到中國培訓一個月。”南安市石材協會副秘書長陳良梯表示,線鋸的出口不僅是設備貿易,更是一場技術標準的博弈——當全球石材廠開始按照中國技術手冊操作時,行業話語權的天平已然傾斜。
正如劉良在節目中所言:“出海不是簡單地把貨賣到國外,而是要讓中國技術、中國標準成為全球產業的一部分。”當南安的石材機械在沙特廠區轟鳴,當意大利設計師拿著南安造的再生石樣板贊嘆,當歐洲采購商開始參考“南安價格指數”……這座閩南小城的故事,正在為“中國制造”的全球化突圍寫下新的注腳。
搭建福建首個外貿集聚區共筑企業出海“高速路”
在出海的道路上,離不開南安市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及時“出手”。
2024年11月,南安探索建立了福建第一個外貿集聚區,助力企業出海。目前,已經有近30%的外貿企業拿到了2025年的新訂單。
南安市商務局局長王源森在節目中說,外貿集聚區主要做資源整合,為企業出海提供一些幫助。“比如我們設立的‘一窗通辦’窗口,整合了工信、商務、稅務、海關等所有涉及外貿的部門。企業如果有需求,只要找到‘一窗通辦’窗口的人員,就可以為出海企業解決所有我們力所能及的問題。”
“過去辦手續要跑十幾個窗口,現在只需對接一個專員。”一名長期負責石材外貿業務的負責人說,國際市場開拓之路困難重重,公司并沒有因此停止開拓的腳步,而是借助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力量,尋找國外客戶建立貿易聯系。
與此同時,南安還啟動了石材多線切割機團體標準的制定,這一標準對南安石材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石材多線切割技術是南安石材行業首創的引領全球的新質生產力,標準的制定不僅能更好地與產業政策相互銜接,助力石材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還能極大提升石材設備的國際競爭力。
從“世界石材加工中心”到“全球解決方案供應商”,南安石材產業的蛻變,本質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當“一窗通辦”的燈光照亮企業出海的征程,當中國標準刻入全球產業鏈基因,南安石材也將從“世界工廠”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記者 蔡靜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