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洪瀨鎮福林村,一場由村民自發參與的修路行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昨日,記者來到福林村路前后自然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它像一條銀色的絲帶,蜿蜒伸展在田野與村莊之間。
村民老王說,這條路原本長約600米,是一條泥土路,每逢雨季,泥濘不堪,行走困難;晴天則塵土飛揚,讓人難以忍受。
“這條路是路前后自然村的必經之路,村民對道路硬化的呼聲很高。”福林村村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小隆說,村“兩委”收到反饋后,立即進行實地走訪。他們驚喜地發現,村民們都愿意捐資參與修路。“這種團結一心的精神讓我們很感動。”
據了解,這條新路有1700多平方米的路面需要硬化,道路改造預計總投資30萬元。在資金籌措方面,村里向上級爭取到了20萬元的資金支持,剩下的10萬元則由村民們自發籌資。正是這份集體的力量,讓這條路得以順利硬化,并讓路燈的安裝資金也有了著落。
“以前村里沒有路燈,晚上出門很不方便。現在好了,在村委會的幫助下,這條路安裝了30多盞高亮路燈。”老王笑著說,路燈的安裝,給村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除了這條路外,福林村福院自然村也完成了全新路燈的架設。村民王阿伯告訴記者,他們這個片區有1800多人,原來的路燈已經使用了20多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昏黃的路燈已經老化,無法滿足村民們夜行的需求。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在村委會的指導下,福院自然村草擬了一份捐建路燈倡議書。倡議書一經發出,130多名村民捐資響應,短短一周就籌集到了17萬元。隨后,村委會積極對接施工隊,對昏暗老舊的路燈進行改造。如今,230多盞LED太陽能路燈已經安裝完畢,為村民們照亮了夜行的道路。(記者 黃俊濤 李想 通訊員 李潔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珍稀 “訪客” 西黃鹡鸰現身 泉州鳥類家族2025-04-1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