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著力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吸引了大量投資和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2023年,全市實現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660個,總投資1765億元。隨著投資政策的不斷完善、配套服務的不斷增強,企業家對于龍巖投資的熱情也不斷高漲。近日,記者采訪了部分企業,聽取了部分企業家對龍巖投資環境的看法和評價。
圖為龍工(福建)機械有限公司新能源裝載機生產車間。融媒體記者 郭亦斌 攝
走進龍巖高新區(經開區)高陂片區的福建龍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只見規劃用地60畝、投資10.2億元的二期項目智慧化廠區正在加緊建設,兩幢新廠房即將落成。
福建龍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森美告訴記者,項目簽約落地高陂片區后,從立項、建設到投產的整個過程,各職能部門無微不至“陪伴”左右,為各項審批手續辦理、優惠政策兌現等提供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加快了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壯大步伐。目前一期年產1萬噸可沖散水刺無紡布自動化生產線已投產,提前實現預期收益。
福建安通電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志珊也深有同感。“我們企業在很多地方都有投資,相比之下,龍巖在政策配套、企業服務等方面是頂呱呱的,今后我們會把企業發展重點放在龍巖。”林志珊說,公司自2015年落戶龍巖高新區(經開區)以來,得到了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發展穩健良好,目前年產10萬多套汽車電裝產品,在全球汽車品牌均有配套,2023年產值超2億元。
“媽媽式”服務,不僅在高新區(經開區)。2019年9月,新興工業集團的新興新紡織科技(龍巖)項目落地新羅區雁石組團銀雁新城,在龍巖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下,不到15個月,便完成了34萬平方米廠房和配套設施的主體建設。2022年7月,該公司第一條織布緯編機生產線正式投產。速度創造價值。目前該企業員工已從最初的300余人增加至目前的2200余人。“多虧龍巖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不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根本沒辦法投產。”新興新紡織科技(龍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懿龍十分感慨。
好環境便是強磁場。從灣區來到龍巖的新興新紡織,在落地發展后便積極向外宣傳推介龍巖,幫助老區招商引資,反哺閩西老區建設,近兩年已先后帶動雅祺服飾、朗晴服裝等多家上下游企業落戶新羅區。
“對于企業而言,營商環境的好壞十分重要,影響著公司的發展與效益。”紫金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延進表示,自扎根閩西革命老區以來,企業真切感受到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如簡化審批手續、減輕企業稅負等,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公司年產值達300億元以上。
“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如加強人才住房保障、提升園區教育師資水平、改善交通條件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談到未來發展,陳延進也對龍巖營商環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良好的營商環境,如沃土般滋養著扎根閩西大地的企業成長壯大。
不久前,在首屆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百強評選活動中,長汀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憑借綜合實力,于全省1297家農業龍頭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登百強榜單。
長汀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蓋桂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多年來龍巖政府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安排專人對接企業,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另外,政府的配套政策也較為完善,近些年企業享受到的留抵退稅、加計扣除、減稅降費、貸款貼息、穩崗補貼等政策累計超千萬元,極大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有力促進了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遠道而來在龍巖創業的臺商們,對龍巖的營商環境同樣稱贊有加。
近年來,隨著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臺商的不斷增多,臺商與當地群眾關于山林權屬、生產經營、用工勞務等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漳平在園區設立司法服務中心,成立了臺胞維權服務小分隊,設立涉臺司法服務綠色通道,高效化解矛盾糾紛,讓臺胞臺農在大陸阿里山放心投資、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2006年我們企業負責人廖芳洲來龍巖考察的時候,便覺得這里的環境很好,很快決定在廟前投資。”第一家進駐連城縣廟前工業集中區的臺資企業——宏國(龍巖)運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紫燕告訴記者。
肖紫燕說,當時從廠房建設到采購設備,再到招募員工,僅僅用了3個月時間,企業便生產出了第一只棒球手套,目前每年產量達數十萬個,主要銷往8個國家和地區。“十多年過去了,我覺得這里的營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越來越高,企業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融媒體記者 林慕琪 賴珊盛 劉菲菲 吳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