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長汀遠豐優質稻專業合作社機房看到,一臺臺旋耕機、插秧機等已整齊列陣,種糧大戶傅木清和兒子傅橋正在檢修春耕機器,為接下來的春耕做足準備。
農民是保障糧食安全的主力軍,農民種糧有收益,國家糧食安全才有保障。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提出要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這使傅木清備受鼓舞。“中央一號文件讓我種糧的積極性更高了,我們已經準備了兩萬多斤種子、四萬片秧盤和四千包水稻育秧基質,準備進行早稻育秧。”傅木清高興地說。
“90后”傅橋是一名農業院校畢業的大學生,2017年和同樣懷揣“農業夢想”的青年賴斌在河田鎮伯湖村種植葡萄,當起了新農人。剛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也讓傅橋信心滿滿。“文件明確指出,要讓種糧得利,我對種糧更有信心了,接下來準備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降低種糧成本,提升種糧效益。”傅橋說。
近年來,長汀縣積極落實落細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出臺一系列措施保障糧食生產,合理確定稻谷收購價,穩定農民種糧預期,穩定稻谷補貼,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優化農資配送體系,充分發揮供銷系統各農資經營網點的輻射作用,將農資“送”到田間地頭,做好服務“最后一公里”,確保農民種糧不虧本。
此外,長汀還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從建前科學決策、建中嚴格監管、建后管護到位三個方面抓好落實,結合管灌、滴灌等高效節水措施,確保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和糧食安全生產同步推進。
為了更好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長汀全面推廣農業“五新”技術,促進農業耕種方式轉型,引進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機械裝備等現代生產要素,進行工廠化生產,通過扶持像傅木清這樣的種糧大戶,來帶領周邊的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逐漸改變小農戶單獨耕種、效益低下等問題,讓更多農民搭上增收致富的“科技快車”,實現糧食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減少耕地拋荒撂荒現象。“剛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為調動廣大種糧人的積極性,今年縣里面也將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長汀縣農技站站長戴南火說。(融媒體記者 曾俊欽 通訊員 朱芳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