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晉江市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契機,永和鎮全力突破‘石’瓶頸,喚醒‘沉睡資源’,探索連片改造項目,讓‘寸土’再‘生金’,助力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近日,永和鎮鎮長施建成在輪值接聽市長專線時告訴記者。
施建成介紹,今年來,永和鎮精準推進盤活利用低效用地項目19個,策劃石窟生態小鎮項目(前期),啟動第二工業區(擴展區)征遷工作,推動“巴厝東、內厝西”項目完成修復方案、設計編制及立項手續審批;完成3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跡地綠化58.86余畝;支持8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企業上報市級審批。
另外,永和鎮積極探索“生態修復+新質產業+休閑文旅”聯動發展新模式,打造永和石窟IP。規劃的晉江市石窟生態小鎮項目,總規劃面積約983畝,包括秘境文旅區369畝,新質產業區305畝,鄉村宜居區100畝,優質教育區113畝等四個板塊,融入聯東U谷智造園、光伏智造園、航天之星太空營等要素。今年來,永和鎮依托礦山修復“新平臺”,圍繞特色資源設置打卡點2處,成功舉辦礦坑音樂節,吸引流量近千人次。
同時,永和鎮堅持開放招商,利用“走出去”“引進來”雙管齊下開展項目推介,密切聯系永和籍在外企業和華僑,完成聯東U谷永和智造園、祥宏織造、僑成工業園等11個簽約項目、投資額44億元,其中僑成工業園、祥宏織造項目已開工。
下一步,永和鎮將繼續摸索盤活利用低效用地工作,針對制約產業發展的土地、石材等“舊賬”,以盤活土地資源、釋放土地紅利為切入點,全力破解要素制約、空間瓶頸,全面推進規劃報批、項目建設等各項工作,打出低效閑置用地連片改造、工業企業提質增效、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改革“組合拳”,推進永和高質量發展。
(記者 張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