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提檔增質
成績單
●全年累計發放各類補助、救助資金430多萬元,為73名殘疾人子女申請助學金;49戶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基本完工,確保困難殘疾人的生活和護理需求得到保障。
●街道未保站被列為晉江市級示范站。
●累計為轄區內702名老年人發放高齡補貼91.09萬元;幫助24戶困難及高齡老人改善居住條件;采取“公辦民營”“微利公益”運營模式,建成投用梅青、竹園長者食堂,竹園長者食堂被評為省級示范性長者食堂。
●超八成財力投入教育;扎實推進實幼萬山園區、實小鳳竹校區、二小梅嶺校區、華僑中學教學圖書綜合樓等項目進程,天璽中心幼兒園2023年秋季如期開辦招生;晉江一中與華僑中學、實小與鳳竹校區、二小與梅嶺校區、三幼一園多區等實施“集團化辦學”,“希信+赤西”“平山+雙溝”“心養+嶺山”實施“小片區管理”,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擴面;扎實推進“一校一品”創建活動,中小幼學生參加晉江市級及以上各項競賽共800多人次獲獎。
●建設并投用梅庭、許厝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高素質醫療團隊;圍繞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性病人、低保戶等重點人群啟動家庭醫生簽約;推進溝頭、嶺山、蔡厝建設晉江市長期護理險試點社區;啟動中醫院擴建項目,加快布局高端醫療資源。
黨的建設走深走實
成績單
●策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17個,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黨工委下沉112名干部,配備專職網格員168名、兼職網格員686名,指導建立3個社區黨委、13個黨總支、65個小區黨支部和589個樓棟黨小組,對接聯系800多個黨員中心戶和2000多名報到的公職黨員。
●梅青、梅山、竹園、桂山等社區被納入晉江市級“共建共享”新型示范社區;《八閩快訊》刊發了文章《梅嶺街道積極探索“小網格、大治理”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徑》。
●鏈接68個駐區單位,引入24個第三方機構進鄰里,全域建成8個“黨建+”鄰里中心、13個小區鄰里家園,因地制宜拓展“1+6+X”服務功能。梅青社區“黨建+”鄰里中心被《人民日報》報道肯定。
●制定《梅嶺街道黨建引領小區物業管理實施方案》,推動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三方聯建”、共治共管,完成5個小區業委會換屆,成立3個紅色業委會,新成立或換屆的業委會100%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梅嶺街道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獲評主題教育優秀調研課題二等獎。
●全面開展住宅小區公共收益整治行動,共核查2022年度公共收益876.7萬元,責令繳存專戶489萬元,規范24個小區物業公司開設公共收益銀行專戶,5個小區入選示范小區、2個小區納入晉江市首批示范試點。
●以萬達商圈寫字樓為試點,落實“晉企先鋒服務團”制度;與市律師行業黨委結對共建,啟動“法治樓宇”創建,推動商務樓宇惠企服務精準化、專業化。同時,成立商圈、樓宇黨建聯盟,實現行業融合治理。
●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等活動20多場,讓良好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社風持續向上向善。
搶抓機遇高質量發展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梅嶺街道將緊扣晉江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結合“1+6”專項三年行動,加快推進梅嶺中片區項目建設,搶抓歷史機遇、積蓄發展動力,為項目落地、產業升級、城市提質、民生保障提供有力支撐,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晉江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先行示范。
2024年,梅嶺街道將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構建現代化水平的產業高地。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增強發展新動能,積極開辟新產業新賽道,發展新質生產力。具體實施路徑為提速片區建設、科學布局產業、培育新型業態、堅持開放招商。
打造新型城鎮化的先行示范。堅持新城建理念,以產城融合為目標,助力打造更高品質Ⅱ型大城市。具體實施路徑為在全局發展中找準定位,在有機更新中提升品質,在精細管理中破解難題,在生態治理中改善環境。
創造更高品質的宜居樣板。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辦好民生實事,確保民生工作一年比一年好。具體實施路徑為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守護人民群眾健康,構建多元養老體系。
深耕更加精細的治理典范。創新社會治理,抓好安保安全、防詐騙、護穩定、促發展等方面工作,持續保持社會安定穩定。具體實施路徑為緊抓網格管理不放松,緊抓安全生產不放松,緊抓社會穩定不放松。
?。ㄓ浾?賴自煌 秦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