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譜寫孝老愛親動人贊歌
孝老愛親模范林偉明
福建省扶老救孤公益服務協會會長
日前,記者見到林偉明時,他剛剛卸下一身疲憊。前一天晚上,剛結束一場公益活動的他連夜從福州趕回晉江。
原來,福建省扶老救孤公益服務協會聯合福建省政協機關,在福州市鼓樓區社會福利中心組織開展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為主題的重陽節關愛老人活動,為老人們送去棉被、大米、面線、食用油、飲料等生活物資與慰問金,并組織開展義診、義剪、義演、游園等公益活動。
舟車勞頓,輾轉各種公益活動,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2023年5月29日,協會前往寧德市屏南縣,舉辦“八閩公益行·六一助學夢”捐贈助學公益活動,為全縣10所學校需要幫扶的兒童、孤兒和貧困學生捐贈學習教材、學習用品、生活用品、日用物資和現金補助,總價值超過13萬元。
2023年3月5日,協會到莆田市仙游縣開展“學雷鋒紀念日”主題系列活動,慰問特困老人與困境兒童等特殊人群30人,送去慰問紅包和食用油、大米、方便面、面包、牛奶、運動鞋等生活物資,以及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
林偉明還策劃“八閩公益行”公益活動,每周至少關愛一戶特困老年人家庭,并且記錄在檔,跟蹤回訪。組織開展各種以“扶老救孤”為主題的公益活動,通過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困難孤兒,獻愛心、送溫暖,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
協會自成立以來,已經為泉州、漳州、龍巖、寧德、莆田、福州等地的特殊人群與疫情防控活動捐款捐物超200萬元,受助者超2000人。光是林偉明個人,捐款捐物就超10萬元,參與公益活動服務時長超1000小時。
就是這樣一支起源于晉江、輻射至全省的公益志愿服務隊伍,在林偉明的帶領下,將光和熱逐漸撒向各個需要被溫暖的角落。
在他們的幫助下,漳州市平和縣九峰鎮下坪村獨居老人楊阿婆家里終于接上了自來水,飲水難題得到解決;石獅一名和爺爺相依為命、露宿村中戲臺的孤兒從內向自卑慢慢變得樂觀開朗,住房問題也有了眉目;為漳州市平和縣孤寡老人曾老伯老宅更換破損瓦片后,房屋長年漏雨問題得以改善……林偉明和他的會員們用大愛書寫的志愿服務故事,在全省各地不斷上演。
協會雖然才成立兩年多,但是林偉明從事公益事業已有8年之久。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德化一場慰問山區殘疾兒童的活動,深受觸動。“原來山區還有那么多困苦的老人兒童需要我們去關注和幫助,從那以后,我更加堅定地走公益道路。”
之后,林偉明成立了民間“草根”公益組織,每個月開展一兩場扶老救孤公益活動。他的真誠善良讓身邊人有目共睹,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熱心公益的企業和個人參與。2021年2月,福建省扶老救孤公益服務協會正式成立,成為一支“正規軍”。有了政府的指導,以及社會力量和資源的支持和加入,協會的公益道路越走越順,受益面也越來越廣。
“這份榮譽不只屬于我個人,是屬于集體的,是對協會每個人的肯定。”面對這份榮譽,林偉明謙虛地說,“沒有團隊每個人的付出和無私奉獻,就沒有協會的今天。”
在林偉明看來,不忘初心,傳承孝德,扶老救孤,與愛同行,是協會始終秉持的信念和責任。他和他的團隊將堅守公益初心,身體力行,引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家積極主動關愛老人,堅持助力孝老愛親傳統美德薪火相傳,營造尊老敬老愛老扶老的社會風尚。
“海峽第一村”的筑夢人
敬業奉獻模范洪水平
晉江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10月31日早上6點半,洪水平早早地來到圍頭古街,查看剛剛修復不久的5棟歷史建筑。8點半,他來到村委會召開每周例會,部署安排本周工作。開完會,他又指導助理修改村里的工作總結材料。10點半,一刻停不下來的他,又到沿街2個網格黨群服務站了解工作開展情況。
14時30分,洪水平來到村委會,準備迎接省級領導專家關于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情況的調研工作。16時40分,調研工作剛結束,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泉州南站乘坐高鐵前往福州參加第二屆福建省“國防人物”頒獎儀式。
借此機會,第二天,他還特意去省里有關單位咨詢了解有助于圍頭漁村發展的各項政策。當天15時50分,剛回到村里的洪水平,顧不上喝口茶,便接受廈門大學大學生的調研采訪,直到18時左右才結束一天的工作。
在圍頭村,人們總能看到一個這樣忙碌奔波的身影,活躍在全村的每一個角落。從事農村基層工作40多年來,洪水平始終沒有停止過這樣的忙碌。
“書記曾創新提出‘六動’(動腿、動手、動耳、動口、動腦、動心)一線工作法,他自己也一直是這樣踐行的。”洪水平助理洪超拔說,洪書記就是一個“工作狂”,幾乎全年無休,他總是晚睡早起、心系工作,“有時候晚上十一二點還在給我們交代工作上的事情。”
最近,最讓洪水平激動的一件事便是圍頭村獲評2024年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
圍頭古街兩側的每一棟建筑,都有兩岸的故事。八二三炮戰,讓這些歷史建筑猶如風中殘燭,瀕臨塌陷??吹酱朔榫?,洪水平心中五味雜陳。
“一個村莊要發展,一定要留住鄉魂。”洪水平始終認為,這些歷史建筑正是留住鄉魂、記住鄉愁的重要載體。
通過不斷向上面積極爭取政策項目資金支持,洪水平終于為圍頭村爭取到了2023年省級重點改善提升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項目補助資金350萬元。于今年對傳統村落核心保護區里的5棟歷史建筑進行搶救性修復,并引進臺青、新鄉賢等入駐,激活古街業態。
出生于“全家兵”家庭的洪水平,從哨所民兵到優秀哨長、營長,從一名普通村民到掌舵領航的村主任、村黨委書記,他始終秉持“養好心態、扮好角色、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處事風格。群眾一句“洪水平有水平”,成為實實在在的無價口碑。
為擺脫停滯不前的發展局面,2006年底,走馬上任村主任后,洪水平曾反復問自己:圍頭的優勢是什么?薄弱環節在哪里?路,怎么走?經過一番苦苦思索、上下梳理,一幅立足實際且具前瞻思維的圍頭發展藍圖在他腦海中擘畫成型:發掘弘揚優勢資源,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圍頭,打造“海峽第一村”!
2007年初,在廣泛征詢各方意見,數次會議討論,幾經修訂完善后,最終形成《圍頭村近中遠發展規劃》,明確“振興圍頭·二次創業”的方向標,繪好“從圍頭出發、立足晉江、走出福建、面向全國、愛跨海峽”的路線圖及定好“一年一臺階、五年一跨越、十年初步實現宜居宜業宜游、二十年打造海峽名村”的時間表。
謀定篤行,真抓實干。“振興圍頭·二次創業”的戰鼓就此擂響。
鄉村要發展,產業是關鍵。早在2004年就率先引進鮑魚養殖的洪水平通過不斷的思考,依托圍頭村獨特的濱海和戰地資源,大力發展鮑魚等水產養殖業,打造休閑漁業綜合體,以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
圍頭村還持續發揮“對臺、面金、傍海”的優勢,舉辦“兩岸民間兩大節慶”和“閩臺交流六大活動”,打響臺胞臺企登陸福建“第一家園”的“海峽第一村”。
多年來,洪水平自掏腰包,累計捐資60余萬元用于圍頭村發展;同時,拋磚引玉,發動海內外鄉賢捐款近5000萬元支持家鄉各項公益事業。2017年,圍頭村推動晉江市首宗集體建設用地成功入市,通過“鄉賢回歸”引進七匹狼的晉江市七栩礁石酒店作為旅游配套帶動項目,該做法受到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報道。2020-2022年,圍頭村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
隨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圍頭村累計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全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考察點、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27個“國字號”殊榮及80多項省、市、縣各級榮譽。
在創新發展“晉江經驗”的新征程上,洪水平表示,他將繼續用充滿干勁、務實敢拼的精神感召鄉親們跟著他一路向前沖,帶領“海峽第一村”實現新的跨越,勇當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排頭兵。
?。ㄓ浾摺∩蜍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