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時完成大規模核酸檢測采樣、晝夜不停連續戰疫18天、中秋節星夜奮戰……自9月10日省內疫情暴發以來,圍繞疫情防控重點,晉江市、鎮、村三級與時間賽跑,雷厲風行實施最嚴措施,又一次筑起疫情防控最強屏障。
連日來,在晉江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與周密部署下,晉江廣大基層一線防疫人員聞令而動,奔忙在防疫各戰線。從校園到企業,從城鎮到農村,從篩查每一個數據到大規模核酸檢測采樣,大家眾志成城,迅速織牢織密各級疫情防控網,展現了晉江基層強大的抗疫行動力和戰疫必勝心。
一聲令下
20個街鎮緊急行動
發生在中秋前一周的這場疫情,來得有點突然。
“請轄區群眾非必要暫不前往疫情發生地,近14天內有到過仙游的,請及時向村、社區上報。”10日晚7時30分許,西濱鎮村廣播、微信群緊急播報。
就在10分鐘前,接到防疫報告后,西濱鎮疫情防控指揮部“一辦、三專班、十三個專項組”立即響應,鎮村“5級防控網”分工協作,迅速開展摸排。至當晚11時,西濱鎮摸排出仙游縣楓亭鎮返晉入西濱人員7人,并第一時間送至晉江市健康中心集中健康觀察。
也許,在外人看來,10日晚并沒什么特別之處;而戰疫的號角,已在晉江20個鎮街(經濟開發區)全面吹響。
“責任要扛起來,人員要找出來,措施要跟上來,督導要動起來。”11日,英林鎮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式打響。在各村、各鎮直單位實行疫情管控各項措施的同時,英林鎮防控辦第一時間分解上級下發的大數據,依托“大數據+網格化”的模式,通過電話、入戶等方式迅速進行摸排。全面消殺、單人單間、生活用品配齊……當晚7時,在英林鎮健康管理中心,中高風險地區返晉人員陸續入住。當晚,永和鎮也啟用健康管理中心,并連夜暗訪檢查轄區商超、KTV、酒店等公共場所,要求嚴格落實戴口罩、“一米線”、“三碼聯查”等防疫要求。
12日上午,梅嶺街道57個物業小區全部實行封閉管理,所有進出人員均“三碼聯查”。當天,梧林傳統村落緊急“叫停”脫口秀節目,并宣布取消系列中秋節展演活動和國慶博餅活動等。
疫情發生后,磁灶鎮快速成立26個疫情防控一線臨時黨組織,26名黨員領導干部下沉一線兼任臨時黨支部第一書記或村(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在臨時黨支部的帶動下,1250名黨員干部主動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把“堡壘”駐在疫情防控最前方。
巡邏車發布疫情防控須知、各企業把好“入門”關、做足健康觀察點后勤保障……12日,開發區各工作組深入各園(片)區進行督查、檢查,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做好廠區、食堂、宿舍的環境消殺及設置好安全距離等。
請帖已發出,酒席也訂好,但為了配合疫情防控要求,13日晚,東石鎮平坑村村民陳詩勁女兒的返親宴緊急“剎車”。
在東石蕭下村,籌備多時的移風易俗籃球賽、中秋敬老博餅活動,也按下了“暫停”鍵。籌辦籃球賽的24萬余元捐款,一筆筆原路退還。負責籌辦活動的蕭下青年中心,在做好善后事宜的同時,積極組建防疫青年“突擊隊”,轉戰疫情防控。
一場由市到鎮、由鎮到村、由村到戶、從戶到人的疫情防控攻堅戰,迅速打響。
一往無前
星夜兼程與時間賽跑
數據排查、核酸采樣、落實防疫措施……戰疫一開始,基層防疫人員就展開了與時間的賽跑。
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這是晉江市醫院梅嶺院區一支16人核酸采樣隊近階段以來每天的工作時長。從12日開始,這支采樣隊奔赴在轄區各核酸采樣點,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奮戰在一線。
連夜搭建核酸檢測設施設備、頂著烈日高溫開展采樣工作、白天測不完晚上接著“奮戰”……在企業密集的經濟開發區,核酸采樣工作在五里園4個片區及安東園、新塘園、食品園、時尚園全面鋪開。
“藿香正氣水在哪里?有人中暑了。”17日,臨近中午時分,高溫下持續工作近4個小時的一名開發區工作人員出現了頭暈、眼花等癥狀,臉色煞白。原來,為了避免在核酸采樣期間上洗手間,他早餐只吃了一片面包,沒敢喝水。
“我們少休息一會兒,群眾就能少等候一點、早回家一點。”來自江西景德鎮的龍軍軍是內坑鎮衛生院的一名外科主治醫生,連續多小時采樣,他的雙手已被汗水泡得發白。
戰疫中,核酸檢測是一場硬仗。從部署到準備,從通知到現場,從白天到黑夜,連續作戰,不停不休,最能體現晉江基層的抗疫力量。
這力量,來自緊張有序、全速推進的精密部署。19日晚11時,內坑鎮政府大樓燈火通明,一場核酸檢測部署會正在召開。會議不長,十幾分鐘過后,內坑鎮全體人員、各村村干部,以及晉江市直派駐內坑支援一線抗疫人員,迅速奔赴各自崗位,全鎮31個核酸采樣點準備工作緊張而有序地展開。
“古盈村采樣點準備就緒”“埔錦村采樣點準備就緒”“埭頭、前港采樣點準備就緒”……20日,龍湖鎮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里的接龍此起彼伏。全鎮開設35個采樣點,鎮村工作人員、志愿者隊伍堅守防疫一線,為核酸采樣做好服務和保障。而在“幕后”,鎮主要領導干部時刻關注著每個采樣點的情況,及時分流人員、調配人手,統籌協調,加快采樣工作推進。
這力量,來自一線黨旗飄揚,斗志昂揚的執著堅守。20日晚11時許,安海鎮45個核酸檢測采樣點現場,醫護人員、黨員干部、警務人員、志愿者依舊堅守,每個采樣點都有一面黨旗迎風飄揚。安海鎮疫情防控一線成立的臨時黨組織,成為抗疫的主心骨。
這力量,來自基層干部群眾的揮汗如雨和披星戴月。從黎明到白晝、從下午至深夜,20日,新塘街道12個采樣點、59個采樣臺“火力全開”,連軸“作戰”,并為行動不便的村民、老人提供核酸檢測采樣“上門服務”。金井鎮塘東村錦東華僑學校體育館核酸檢測點,也為老人和兒童特別開辟一條“綠色通道”。
猶難忘,戰“疫”時刻的中秋夜,在基層一線,守護平安代替了過節團圓。
電梯按鈕、開關、床鋪、馬桶……中秋夜當晚8點20分許,在陳埭鎮集中醫學觀察點,28歲的李磊正扛著消毒器具忙著消毒。當天,這個觀察點又有20多個人解除健康觀察。為了盡快把房間騰出來,李磊和同事們連夜開展消殺工作。
在梅嶺街道中奧名雅居小區門崗,湖北籍保安袁季紅繼續堅守在小區的疫情排查崗上,這已是他連續10天堅守在小區防疫一線的崗位上。
“中秋節快樂!晉江加油!”中秋夜當晚11時許,在東石鎮梅峰村黨群服務中心,5名大學生志愿者在忙碌中錄下了滿滿祝福的短視頻。
“海灘上有人,快廣播讓他們上來。”在金井圍頭村,村支書、村主任洪水平在公共視頻室看到月亮灣沙灘上有模糊的人影,立即組織人員對其進行勸離。
舍小家為大家,在基層一線,一個個平凡的戰“疫”者,以個人的堅守,匯聚群體的力量,守護家園的平安。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基層一線干部群眾挺身而出,義無反顧,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的是跑贏時間,早一刻筑牢防疫防線。
萬眾一心
一次全員參與的戰斗
15日深夜,西園街道小橋社區的黨員林麗芬仍與社區工作人員忙著摸排大數據、統計核酸碼。這段時間以來,她白天忙工作,晚上下班后則穿上“紅馬甲”來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與社區干部一同,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7日下午4時許,天氣仍然炎熱。青陽街道陽光社區陽光廣場采樣點,入口處,青陽派出所民警正在維護現場秩序;廣場上,身穿“紅馬甲”的陽光社區黨員義工忙著搬運冰塊,為現場采樣人員送清涼;通道上,愛心志愿者為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服務。
這是疫情防控中最常見的一幕。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無論是防疫一線,還是后勤保障,隨處可見“醫護白”“制服藍”“志愿紅”們,沖鋒在前,默默奉獻,在疫情防控一線揮灑汗水。
“你們辛苦了,現在把現場交給我們吧。”18日傍晚,磁灶鎮天工陶瓷城核酸檢測點現場,三吳村主干帶著核酸采樣服務專班與率先來到現場服務的新垵村服務專班人員進行交接班。
在三尺講臺前,他們是園丁;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也是“戰士”。面對突然來襲的疫情,池店鎮三十五所小學、幼兒園的700多名教育工作人員主動請纓參加志愿服務,支援池店25個村(社區)和3大市場的核酸檢測采樣開展工作。
與此同時,在陳埭鎮,工青婦齊上陣,成為戰疫一線一道道靚麗風景;在紫帽鎮,一支由鎮年輕干部組成的鎮級登記小組亮相重點人群新一輪核酸檢測現場,他們認真堅守在抗疫一線;在羅山街道,數百青年報名參與志愿服務,來自各方塊的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快速集結完畢,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抗擊疫情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為晉江防控疫情多貢獻一分力量。”在深滬鎮后山社區核酸采樣點,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老年志愿者服務隊都到現場“護航”。現場,82歲的老人協會會長陳蘭志也加入志愿大軍。
防疫一線人員的用心付出和辛勞工作,群眾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他們用行動與愛心給予支持。
記者探訪各核酸采樣點看到,檢測現場秩序井然、市民積極配合是普遍現象。今年已80多歲高齡的靈源街道靈水社區居民吳老伯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前往檢測。“我年紀大了出門不便,社區設立了臨時采樣點真的很方便。”吳老伯對于采樣點現場的秩序頻頻點贊。
疫情牽動人心,越到危難時刻,越顯責任擔當。晉江眾多愛心人士和企業,紛紛自發向防疫一線捐贈防護和慰問物資,以實際行動助力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為一線防疫人員加油鼓勁。
“很多熱心群眾送東西來,堅持不留名,說只是向奮戰在一線的防疫人員表示感謝,這讓我們非常感動。”在安海鎮的核酸采樣點上,工作人員動情地說。
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正是有了社會各界的全力配合與鼎力支持,匯成了晉江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在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時,晉江才能上下一心,充分展現城市溫度和形象,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戰。
(記者許春蔡培仁林伊婷賴自煌王詩偉施蓉蓉曾舟萍黃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