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不便、私搭亂建、地面坑洼不平、雜物隨意堆放、基礎設施破舊……這是很多人對老舊小區的印象。老舊小區改造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既是一道“工程題”,更是一道“民生題”,只有著力解決老舊小區的難點痛點,才能讓居民的生活更舒適。
連日來,記者走訪晉江多個老舊小區,看到了一番新景象:規劃有序的停車位、嶄新的電子防盜門、明亮寬敞的樓道……這都得益于晉江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推進,曾經院老、房老、設施老的“老破舊”,實現“顏值”大翻身,群眾的幸福生活來敲門
福璟花園小區:業主自籌熱情高 小區改造“獲新生”
昨日晚上,家住福璟花園小區的周少婷結束一天工作后,沿著小區慢跑了幾圈,完成了每天的運動打卡。這已經是她堅持運動的第757天了。
“我和先生都很熱愛運動,經常在小區里面跑步、散步。這兩年,在運動的過程中,也見證了小區顏值、功能的蛻變。”周少婷笑著告訴記者,以前沒有改造時,小區里面停了很多車,十分擁堵、安全性差,一到晚上,小區燈光設備也不給力。現在經過改造,小區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周少婷的帶領下,記者看到,小區原本破裂的水泥路面和亂停車的現象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瀝青路面。道路上,交通指示標線清晰,人車分流,看起來干凈有序。曾經,由于自來水管道頻頻爆裂而產生經常性停水的問題,也已經得到解決。
在小區西門處,原本臟亂的一塊空地,被改造成休閑場所。古樸的紅磚替代了泥土地,老人家們坐在休閑座椅上乘涼、聊天,健身器械也備受業主們的青睞。
“說到對小區進行改造,我們業主們捐資、出資的熱情都比較高。”福璟花園小區業委會主任蔡文化介紹,這些年,福璟花園創造了以居民自籌為主、政府補助為輔、共同籌措改造資金的模式,完成了消防設施及二次供水改造,路面、路燈、排水、監控、廣播改造,兒童游樂設施增設、綠化提升、道閘及門禁系統升級等10余個改造項目。
據統計,截至目前,福璟花園小區改造已累計投入資金520多萬元,除政府補助、公共維修金支出和相關單位支持外,超270萬元的資金由業主自籌解決。
如今,通過老舊小區改造,福璟花園“重獲新生”,居民如同搬新家一樣,找回了久違的幸福。
八八商業城:“新常態”治“老頑疾” 改造“改”進心坎里
位于曾井社區的八八商業城建于20世紀90年代,是晉江中心市區較為典型的老舊小區。由于長期缺乏管理,雜物亂堆、垃圾亂丟、道路坑洼、污水外溢、車輛亂停、“牛皮癬”亂貼等老問題,讓生活在這里的近400戶住戶苦不堪言。
如何讓“老小區”煥發“新容顏”,提升居民居住品質,成為晉江“為民辦實事”的重點事項。
昨日下午,記者走進八八商業城小區,眼前一亮:雖不如新小區那般靚麗,卻也整潔有序。
“小區舊貌換新顏,離不開資金的投入,也離不開有資質的物業公司協助管理。”小區居民張先生點贊老舊小區改造,“如今,小區環境得到優化升級,為居民創造了舒適的居住環境。”
熱心的張先生帶著記者參觀了小區的智能監控系統。走進視頻監控室,四塊大屏幕上清晰顯示著小區內62個不同角落的實時情況,目前,視頻監控已基本實現小區全覆蓋。
記者從監控屏幕上注意到,“白改黑”的停車場上,新劃的停車位清晰醒目,車輛整齊停放。小區內,電動車有序停放在施劃區域內,路面干凈整潔。
“老舊小區改造能有這樣的水準,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張先生感嘆。他說,小區是開放式的,出入人員復雜、沿街餐飲較多、夜市熱鬧,小區接入智能監控系統后,大大提升了老舊小區管理效率,也使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倍增。“環境水平提升后,大家‘主人翁’的意識就更強了,維護小區整潔成了‘新常態’,每個人都更加愛護這個小區、愛護這個來之不易的新環境。”
木材公司宿舍樓:實現“自我造血” 賦予業主“新生活”
成功“變身”的還有木材公司宿舍樓小區。
木材公司宿舍樓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總建筑面積約為5400平方米,住戶48戶,原建筑因年久失修及各項配套設施不完善,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沒改造之前,一旦下雨,小區就像一個蓬頭垢面的‘流浪漢’。天晴后,各家的陽臺都會非常臟。小區前面的水溝‘臟亂差’,也讓人不忍直視。”業主吳先生告訴記者。
如今,小區里里外外都改造了一番,建筑外立面修補好了、室外停車場規范化了,還增設了電動汽車充電樁。此外,小區路面停車場、保安崗亭、圍墻、監控、路燈公共部位等都修補、修繕完工。“舊貌換新顏,讓我們重新享受‘新生活’。”業主吳先生高興地說。
值得一提的是,木材公司宿舍以往閑置的小區庭院改造后變成臨時停車場,也是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典型舉措。
“在保證業主停車自用的前提下,將空余車位騰出來交由物業公司來收取一定的臨時停車費用,補貼物業管理費用,達到整個項目從建到管的效果,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晉江市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負責人張德水介紹,這樣不僅有效解決了小區居民的停車問題,每年還能給業主帶來固定的公共收益,實現“自我造血”。
建委宿舍樓:擰緊“安全閥” 提升安全感
建委宿舍樓是1995年建成的,共有48戶居民,在晉江的老舊小區中屬于“年份”較高的,有很多老舊小區的“通病”。長期以來,小區立面破損嚴重,外部網線雜亂無章,路面坑坑洼洼,下水管道無人維護,污水經常外溢。
“瞧瞧,現在我們小區跟改造前相比,面貌完全不一樣了,小區環境變好了,住得心情舒暢。”最近,家住建委宿舍樓的張文頂心里樂開了花,自己居住多年的小區大變樣:消防設施完成改造,天然氣接戶使用,樓房外墻重新粉刷,停車位重新規劃,此前空中的“蜘蛛網”也被理得井井有條。
在張文頂看來,消防設施改造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重中之重。“老舊小區由于建設年代較為久遠,消防設施建設、消防通道規劃等‘先天不足’,再加上物業管理缺失、私搭亂建、線路老化等諸多原因,老舊小區的消防隱患頗為突出。”張文頂說,消防設施改造擰緊了老舊小區的“安全閥”,把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讓居民更有安全感。
晉江市住建局:4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將于今年全部啟動
民生所需、群眾所盼,就是工作目標。近年來,晉江有序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試點工作,目前已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13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已完成2001—2010年建成的9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為改善居民生活,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指導老舊小區改造具體工作,2020年,晉江市出臺《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明確自2020年起,用2至3年時間完成2000年前建成、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改造工作。主要通過居民合理出資、政府財政支持、管線單位出資、社會力量參與等四個渠道,籌措改造資金。
“我們以適應居民不同生活需求為出發點,重點實施基礎類改造,補齊功能性設施短板,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完善類改造和提升類改造。”張德水說,在實施過程中,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觀”的原則,對小區建筑本體和周邊環境進行適度提升改造,重點解決基礎設施老化、防災防疫功能不健全、公共服務缺失、智能化程度不高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今年,晉江將分類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44個,預計總投資4518.62萬元。青陽街道青新社區糖煙酒宿舍樓、外經貿宿舍樓、公安局宿舍樓、陽光社區東環小區一期、高霞社區機場宿舍生活區一期、梅嶺街道梅青社區郵電小區、桂園人家、青陽鎮宿舍樓、國稅宿舍樓、黨校宿舍樓等1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列為晉江市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將優先進行施工改造并確保按期完成,預計投入1151萬元;其余3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計劃2021年底前全部開工。截至目前,4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立項工作。
福璟花園小區
(記者蔡斯洵陳巧玲秦越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