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紛紛表示——
在治理縣域經濟的道路上開拓“晉江樣本”
《學習時報》19日刊登的《習近平在福建(二十八):“只要是老百姓關心的事情,習近平同志就不遺余力地去做”》再次談到“晉江經驗”,在晉江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全力支持民營經濟
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民營經濟是晉江發展的絕對主力。晉江始終把推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傳承創新發展“晉江經驗”相結合,堅持當好企業的“引路人”“推車手”“服務員”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在治理縣域經濟的道路上開拓“晉江樣本”。
“采訪實錄中提到‘晉江經驗’集中體現了習近平同志治理縣域經濟、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思路,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在晉江市人社局局長柯發音看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晉江經驗”的重要指示,深刻洞察了縣域經濟治理的特點和規律,是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
“今年2月至7月,人社局共落實企業階段性減免三項社保費約3.5億元,惠及企業1.5萬家。”柯發音告訴記者,面對疫情大考,晉江市人社局以援企穩崗服務為突破口,全力以赴幫助企業紓困穩崗,有效助推了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度,保障了民營經濟的穩定發展。
“晉江不等不靠,通過發展民營經濟,走上了新型城鎮化道路,采訪實錄中的這句話,正是晉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真實寫照。”晉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林永紅認為,今年疫情發生后,晉江政企不等不靠、迅速反應,諸多企業紛紛轉產口罩、防護服的同時,政府也助力企業攻克“人、錢、原材料、生產資質”等難關,攜手從無到有拼出了一個醫療器械產業。
產城融合推動城鎮化
打造和諧宜居現代城市
“正是在‘晉江經驗’的指引下,晉江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青陽街道也在‘為民建城’、產城融合上做足文章。”昨日,在閱讀文章后,青陽街道黨工委書記洪永勝如是說道。
今年來,青陽街道迎來一波又一波回遷安置熱潮,一批優質安置房陸續交到群眾手中。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青陽街道實現了從“五店市”到城市中心區的華麗變身。洪永勝表示,青陽街道雖然是城市中心區,但也曾出現“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的現象,城鎮化發展相對滯后。在“晉江經驗”的指引下,青陽街道以城市改造為契機,拉開新型城鎮化發展序幕,不僅改善了城市面貌,還提升了城鎮化品質。接下來,青陽街道還將繼續根據城市資源稟賦,堅持走“產城一體、融合發展”的路子,推動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良性互動、協調并進。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晉江還特別注重留住鄉愁,保留紅色記憶,讓城市更有文化魅力。位于內坑鎮亭頂村的“紅色糧倉”,革命時期是地下組織聯絡點、支前物資供應站。2018年底,經過修繕,成為一處黨員教育基地,每周都有來自晉江乃至泉州的黨員到此參觀。
內坑鎮黨委書記黃勝鑫表示,在“晉江經驗”的引領下,內坑的新型城鎮化進程正在不斷推進。下一步,內坑鎮將按照“晉江門戶新城、物流集散中心、新興產業基地”的定位,把“紅色老區”打造為“紅火地區”。
(記者_李玲玲陳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