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靈水古村落,一路沿著指示牌來到一棟由印尼華僑吳垂謙與其兄弟所建的“1966”番仔樓,80幅展現豐富文化內涵的古建筑和生活場景的優秀攝影作品在這里盡收眼底。從正月初一開始,由靈源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靈水古村保護辦承辦的“鄉愁靈水”優秀攝影作品展在這里舉行。為讓更多市民前來參觀,活動將延續至元宵節后。
在5.61平方公里的靈水前鄉和后鄉,遍布著207棟明清時期以來的古建筑,有閩南“皇宮起”古大厝,也有中西合璧的番仔樓,還有南洋風情的騎樓式古街,鐫刻著“海濱鄒魯”的風雨春秋。自去年靈水古村落保護工作項目推進和宣傳以來,吸引了越來越多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他們通過一個個鏡頭來記錄自己曾熟悉熱愛的家園,用影像留住值得回味的過往今昔。
本次攝影展主要收錄福建江夏學院、晉江青年攝影協會和朱向陽、劉翼等單位及個人的優秀攝影作品。靈源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年前街道就開始籌備這次展覽,從300多幅攝影作品中選出80幅視角獨特、取材新穎的作品用來參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讓游子的鄉愁在此寄托,讓更多人留住鄉愁記憶。
“這些航拍作品太美了,原來從上空看靈源山這么美!”前來觀展的靈水中學肖老師表示,這些作品很有代表性,尤其是古建筑方面的視角很獨特細膩。不過,他建議,如果能夠加入更多動態的、生活化的元素,作品類型和內容會更加生動、豐富和多元化。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增強與游客的互動,主辦方還特意增加了攝影作品名稱征集這個環節。目前,墻上已掛著數百張五顏六色的便利貼,上面寫著作品編號、名稱和個人聯系方式。據了解,最終錄用者將獲得精美禮品一份。(記者 沈茜 秦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