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浪網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王瑩:親愛的新浪網的網友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健康頻道的養生壇節目,我是主持人王瑩。今天特別請到一位專家跟我們一起了解和解讀食品的營養標簽,為大家介紹一下她,她來自中國疾病預防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何梅博士,歡迎您何博士。
何梅:您好。各位網友大家好,我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何梅,很高興跟大家一起來分享營養標簽的議題。
主持人王瑩:何博士,先跟您探討一下營養標簽最早20世紀40年代出現在英國,近幾年在我們國家開始廣為認識?
何梅:營養標簽在國際上確實是已經很早就開始運作了,在我們國家從1999年開始,衛生部就委托我們所對營養標簽相關的背景開始進行調查和研究。直到2007年年底的時候才出臺了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在《食品安全法》出臺以后,在大的國家食品安全背景下,將營養標簽納入大食品安全的管理范圍,在2011年10月份的時候就出臺了《食品營養標簽管理通則》,這個是一個國家的強制性的標準。
主持人王瑩:何博士,食品的營養標簽對于一個食品的安全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何梅:過去我們說食品安全主要是指微生物方面,不要使微生物指標,比如大腸桿菌不要超標,后來發展到食品的品質、質量安全,要達到食品的質量的要求,所以過去有保存期、保質期等等要求。后來國家覺得除了我們常規說的食品安全以外,當然包括添加劑的安全,還有食品中的重金屬不要超標,這都屬于大家很熟知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內容。
后來隨著國家對人群健康的了解,認為食品還要有健康的意義,所以把營養標簽也納入到食品安全管理范圍之內。從長遠來看,從一個國家的人民體質來看,營養也是屬于食品安全的一個范圍了,國家也把這方面確實納入到管理范圍了。
主持人王瑩:什么是營養標簽,我們在看食品營養標簽的時候,應該關注什么樣的內容呢?
何梅:食品的營養標簽是指在食品標簽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特性的描述。簡單地來說,就是說在標簽上,要告訴你這個食品有什么方面的營養特點,比如說我說我的食品含有很好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是多少,能量是多少,這些都要在標簽上去標注。這個就屬于食品營養標簽的內容了。
主持人王瑩:像常規的,我們拿到普通的食品,這個營養標簽上一般會標注什么樣的內容?
何梅:根據2011出臺的《通則》的具體要求,它是必須標明的有能量加上四個營養成分,也是消費者所熟知的能量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這四個標志物要強制標識的。這是市場上買的酸奶,這個酸奶要求如果要符合營養標簽的通則,符合營養要求,必須含有特定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含量是多少,在標簽上有標明,標簽上對1+4能量,加上4種營養成分,就有它的具體含量的明確標識,在這個表里。這是食品營養標簽的內容。
主持人王瑩:像普通的百姓看到營養標簽,通過營養標簽獲悉什么樣的信息,對他們購買這個食品更有幫助呢?
何梅: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我們看營養標簽,有很多消費者,比如說我們是一個年輕人,我們可能有很多女性想保持身材,控制體重。她可能更關注是成分表里能量的含量值。
主持人王瑩:看脂肪含量。
何梅:對,能量和脂肪含量。如果說對于一個糖尿病患者,他要控制糖,可能更關注的是里面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值。對于高血壓患者,醫生也往往會建議他吃低鹽的食品,我們就看鈉的含量。營養成分表除了有具體的含量以外,還有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百分比。通過營養標簽,我建議你吃多少,每天有具體的數值,這個具體數值并不在成分表里顯示出來,但是以百分比的含量說通過這個食品攝入了這個食品以后,我吃進去能量的百分之多少,以酸奶為主,100克酸奶,吃100克酸奶吃進5%的能量值,還有95%通過正常食品攝入,如果通過脂肪的話,也是達到5%。一天攝入的量,通過食品攝入多少,還剩下下來需要攝入,還有多少空間,通過其他食品去補充。
主持人王瑩:這樣更有利于大家科學飲食了。
何梅:使大家能夠進行科學的餐飲搭配,達到合理平衡的膳食。
主持人王瑩:現在市場上也存在營養標簽標識的比較混亂,營養功能寫的不是很清楚的狀況,作為消費者應該怎么樣去判斷呢?
何梅:在我們進行營養食品標簽管理的時候,食品企業要有責任對它的營養標識真實性,它的科學性去負責任的。在我們《通則》中,首先把這個責任要求食品企業來承擔的。食品企業說,如果我要標識真實的話,我能達到標識真實的話,剩下的是如何讓消費者讀懂營養標簽了,所以在《通則》中,對營養標簽的格式有具體要求的。這種格式是相對統一的,向消費者宣揚營養信息的時候,是以消費者能夠比較習慣的方式去讀,而不會總是在變化的,所以它的格式是統一的。
還說剛才的1+4,順序是一樣的,比如酸奶想強調蛋白質,把蛋白質放在第一位,有的企業強調碳水化合物,強調低糖,把低糖放在前面,是不行的。必須按照這個順序讀,消費者說對一個相對統一的標簽格式,首先就能認可了,不用去費腦子再去找我想找的成分的位置。
另外所有的營養標簽必須標識它的具體含量和百分之NRV,我投入百分之NRV能夠進行科學搭配。再專業的人甚至去找它的具體數值,這個就是相對統一固定的。此外,對于一個食品,想聲稱我這個食品如何如何地健康,如何如何地保健,可能消費者會發現這個食品上有高鈣、低鈉等等營養成分,我們叫營養聲稱,營養聲稱都是有一個標準限定的,要達到標準中要求的含量范圍的。只有達到這個含量范圍,才能夠進行聲稱。所以消費者對于大的品牌企業來說,你要相信它,相信它有這個責任,有這個義務,對這個產品進行規范、真實的標識。它所謂的宣傳話語,高鈣、低鈉,低脂肪等等,也是在標準里,在國家的管理規定里是要有含量要求的,只有它達到要求才能進行聲稱,才能進行宣揚。我們要相信,我們要去看,如果他說的高鈣,通過營養成分表的數值應該能達到相關的要求。
主持人王瑩:也有相關部門檢測。
何梅:相關部門,我們的質檢部門,工商管理部門,對流通領域的食品會有一定的監管的。
主持人王瑩:何博士有了營養標簽,是不是也有利于消費者辨別食品本身是不是合格的,安全的,因為這營養標簽規范應該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審定?
何梅:對,所有標簽都應該在質檢部門備案,不是想標什么就標什么,首先通過監管部門備案。質檢部門說我審查你這個標簽是否符合要求,你這個食品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首先要通過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去審查的。我備案過的標簽,才能印制,才能到市場銷售。
主持人王瑩:營養標簽和配料表有什么關系?
何梅:任何食品都是通過配料生產出來的。配料表里,在國家的食品標簽方面管理規定中是要求必須表明配料表的。這個酸奶中也有配料表,往往這些配料的標識順序是由加入量的高低、多少、遞減的順序標識的。
主持人王瑩:最主要的成分放在上面?
何梅:最主要的配料放在前面。酸奶最主要的配料是生牛乳,我們讀配料的時候,就按照它的遞減順序讀。舉個例子,糖尿病患者,不光要讀營養標簽,可能對配料很感興趣,看配料。我們看這個配料里,我重點看它加了什么糖,像酸奶加了白砂糖,是第三個配料,白砂糖屬于成分中第三多的,再比較其他的酸奶,如果說有的酸奶白砂糖往第五第六個配料走,它的遞減順序就下來了,我就盡量選我所關心的成分少的,就往后面排。
主持人王瑩:您教我們這個方法特別實用,您說的中老年人還有糖尿病人、孕產婦包括兒童,會讀了配料表,會讀了營養標簽,對于他們健康地去選擇食品有很大的幫助。
何梅:確實,他會讀懂,首先會找營養成分表還有配料表。既然它的格式非常規范,而且在管理規定中要求它要醒目的,就找,找到了以后,就按照順序,因為你經常讀的話,會發現順序是非常統一的,它就很容易能讀明白了。
主持人王瑩:這也是我們食品安全的進步,因為最早消費者就是看生產日期,看一個保質期,現在可以更多地參考的標準,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了。
何梅:對,剛開始的時候,確實在食品安全的概念和理念也是非常初級的,大家就認為我在保質期內,我的食品才安全,我就非常關注保質期,生產日期、保質期,都搭配地來看?,F在除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以外,很多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問題比較關注了,對于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的東西更加關注,可能又開始關注配料表了。配料表現在在國家的管理規定中要求很嚴格,是按遞減順序標。我們這里說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屬于國家標準2760,對里面什么是允許添加的,添加的范圍有具體的規定,那些允許的添加劑是可以放進來的。對于一些違法的食品企業或者不太規范的食品企業加入的不允許的添加劑。
主持人王瑩:就是審查的時候不會過關。
何梅:配料表的時候不會出現。
主持人王瑩:消費者無從考察了。
何梅:推薦消費者選擇食品的時候,首先選擇配料規范食品的時候還有大企業的食品,一些企業出于誠信,他們對自己的標簽是負責任的。包括自己家里采購食品的時候,都愿意采購聲譽好的,企業大的食品,我們只能去相信它,確實它的標簽很規范。對于新的食品,有一些小的企業,你也可以識別出來,它的標簽很不規范,它的名稱首先標識的很不明確。這種食品可能會把它的食品標得五花八門,非常吸引人眼球的食品,但是你不知道這個食品是什么,它真的是什么,是飲料,是奶,還是奶飲料,這些食品有的時候都讀不出來是什么的時候,這種食品不要買。
主持人王瑩:所以我覺得您在選擇食品的時候,肯定會帶著自己職業特征去選擇,但是普通的消費者還需要額外的學習,包括剛才說的奶飲料成分,自己不是很清楚,在看配料表的時候,估計也讀不太懂。
何梅:需要消費者逐漸慢慢學習,其實食品營養標簽是對消費者營養和健康知識的科普宣傳的材料,這是我們大家都可以拿來用的,這就是日常對健康的工具,營養標簽是很好的工具,所以你要學著去讀,可能剛開始很難理解,但是你讀著讀著,慢慢讀,不要著急,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對于配料表也是這樣,要學著去讀。
主持人王瑩:何博士特別提到了,像有些企業它的營養標簽有一些營養聲明,說我高鈣,高鐵,同一品牌可能這個品牌填的是100克或者是1000毫克,但是換到不同品牌同一食品,標量不一樣了,消費者不知道一時怎么選擇,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么辦?
何梅:要想同一個品種的食品,不同品牌之間,它的含量肯定是會有差異的,這是不用說的。因為各個企業它自己的配方,它選的配料來源,都是不一樣的,差異肯定會有的。當他說明宣揚我的產品,比如就拿高鈣來說,當他宣揚自己是高鈣的時候,一定是達到高鈣的要求,但是當他在標識的時候,我們說成分表有幾種標識形式,以每一百克食品來標或者以每一百毫升食品來標,或者以每一份食品來標,這都是許可的。我們在讀營養成分表的時候,要看它是以什么樣的劑量單位的基礎來標識的。往往來說,對于一個固體的食品,對于固體的飲料食品來說,可能就存在這個問題。有的固體沖調飲料,以固體形式每一百克來標的。但是有的固體飲料為了方便消費者,以沖調以后的形式來標,一下子沖淡了很多,但是確實是以消費者可食用的方式來評估的,對消費者也很容易,很簡單。而且在營養成分表底下或者在食品標簽某個地方會注明我一勺沖200毫升還是150毫升的水,這樣的沖調方式肯定稀釋了不少。消費者飲用起來或者食用起來,參考更有價值了。
主持人王瑩:通過我們的交流,讓我們堅定了有必要把營養標簽讀懂讀明白,這樣有利于對食品安全是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
何梅:是的。同時對自身健康負責任的方式。以后我們選擇食品的時候,都應當努力學著讀懂它。
主持人王瑩:何博士,這里有網友的具體問題想幫忙分析一下。
網友:所有商品表明的保質期是如何規定的,是不是一過了保質期就不能食用,也是臨保質期的產品也會存在問題呢。
何梅:過去食品標簽上,有保質期和保存期兩個期限,有的企業標保存期,有的企業標保質期,保質期是保證它的質量和品質的。保質期的時間往往比保存期要短,而保存期就說你吃進去以后,不會腹瀉、拉肚子,現在我們的標簽上要求只能表保質期,保質期以內的食品都是安全的。因為它在生產期間還有在貨架期的時候,食品企業在生產這個食品的時候,如何確定它的保質期,要通過各種實驗,比如說它標的貨架期是120天,是4個月,到120天的時候,仍舊把他的產品拿過來檢測,是不是在質量范圍內,是不是在安全的范圍內,只有他能保證了,才能確定它的保質期。對于保質期內的食品是安全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在臨近保質期內,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超過保質期,企業不承諾是安全的,當然很多尤其是老人可能不舍得,剛超過一天兩天應該沒有大問題,當然跟保存期的概念不一樣,過去超過保存期真的不能用,現在超過保質期,某些老人說,我有經驗,吃了沒問題,那是因為它確實是過了保質期以后,在某些指標方面是不能承擔保證,但是在微生物指標方面,也有可能是不會超標的。可能吃進去不會腹瀉,不會拉肚子,但是不能承諾你的質量問題,比如說我承諾的,我營養標簽上標的維生素B1應該達到0.5毫克,但是我不能承諾是0.5毫克,有可能降到0.3毫克了。
主持人王瑩:就是營養成分有所損耗了。
何梅:有可能營養成分方面達不到他所承諾的質量水平了。
主持人王瑩:這個回答好專業,明白了?,F在我們是統一要求一定是保質期,不是保存期了。
何梅:對,是。
網友:是不是吃含有添加劑的食品就是對身體有害呢?
何梅:其實我們對食品添加劑應當有正確的概念,或者正確的理念。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必不可少的,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食品工業,可以說它的重要程度確實很重要。任何食品包括酸奶,能拿到這里來,能在21天之內保質,沒有食品添加劑是達不到的。
主持人王瑩:那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么樣的東西?
何梅:食品工業來說是離不開食品添加劑的,我們對食品添加劑首先有一個認可的態度,另外它確實是任何的東西,除了食品添加劑以外,所有的東西,所有的食品吃多了,都是有害的。所以我們要對一個安全的范圍,有一個安全的范圍概念。食品添加劑有一個2760國家標準,對所有允許添加食品添加劑有安全范圍。
主持人王瑩:2760是什么?
何梅:是國家標準編號。
主持人王瑩:不是添的量。
何梅:是國家標準的編號,這個編號里對國家允許添加的許許多多食品添加劑都有一個添加的范圍,只要在這個范圍內,都是經過安全評估的,應當是安全的。我們不可不必對食品添加劑談虎色變,所有的包裝食品都會有食品添加劑的。吃多了,如果說企業添加的量超過了國家允許的范圍了,長期使用,確實是對身體有害的,只要他不超過國家允許的范圍,你換著品牌吃,換著花樣吃,能夠自己做飯的時候,自己做飯,不能做飯的時候,我買一些面包充饑,當然是許可的,當然是應該的。畢竟這個面包還補充了你的營養。如果你不吃這個面包,你添加劑是吃少了,但是也沒有營養了,會餓著肚子。我們要對食品添加劑有一個正確的理解。
主持人王瑩:這個食品添加劑是來幫消費者把關呢?
何梅:剛才我說了,在標簽備案過程中,它都要對企業提供的企業質量標準和企業提供的要求去審核的。在這個范圍內才行。同時在監督管理部門會有抽樣調查的。
主持人王瑩:我看現在有很多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在他們標簽上往往會寫上無添加劑,您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是嗎?
何梅:不可能,可能會寫無人工添加劑。
主持人王瑩:是這樣的。
何梅:天然存在的食品添加劑是一定會有的,“無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可能會這么些。其實人工合成的,和天然的食品添加劑也是需要你去加工,去提煉的。
主持人王瑩:其實是一回事。
何梅:實際上都是屬于食品添加劑的范圍。
主持人王瑩:只不過給大家心理安慰而已,只要是包裝食品,少不了這個,只不過大家注意使用的量。
何梅:對。人工的和天然的,他們當時可能在炒作這么一個概念了。
網友:前天去超市買醬油,發現從5元到50元都有,到底哪個更好,應該怎么判斷?
何梅:這個問題比較難。
主持人王瑩:這個營養成分跟便宜貴有關嗎?
何梅:不,從5元到50元,企業在定價的時候,行規對它的定價有規定的,這里不探討了。我想貴是因為它的成本高,或者它的加工工藝導致了它的成本高,便宜是因為成本高,比如醬油有釀制醬油和配制醬油,現在有很多是以醬油為載體,進行營養強化,它強化的時候也是要加一些強化劑的,強化劑也是有成本的,還有它的進貨渠道的問題,比如說是進口的。在食品超市調查的時候,發現有很多食品調味料,很多是進口的,進口的有關稅的問題。如果都以同一個企業生產的,同樣品牌的醬油,它的價簽高低跟它的成本、生產周期以及是否添加營養強化劑和其他的東西是有關聯的。我們讀標簽要認真去讀它的標簽,是釀制醬油還是配制醬油等等。
主持人王瑩:這個價格會決定食品的好壞程度嗎?
何梅:一定程度上會有一定的決定因素,但是我不敢保證有的企業就是虛標價格,這個不太好分析了。
主持人王瑩:這是一個比較實在的回答了。何博士對于今天這樣一個話題,有關于食品安全,食品標簽的問題,能不能再給我們做一個總結,在節目最后?
何梅:還是剛才我們說的,我希望消費者和各位網友能夠盡量地去學習讀懂食品標簽,尤其是營養標簽的內容。因為營養標簽你讀懂了,對搭配你的合理膳食非常有作用。據我們調查,現在食品市場上,包裝的食品已經非常多了,包括大米,都已經有包裝了,而且許多大米袋上有營養成分的標識了,希望消費者能夠通過營養標簽,作為自己實實在在的使用工具去合理搭配你的膳食。
主持人王瑩:這標簽無處不在,我們可讀的東西越來越多了,但是這是有利于自身健康,對我們健康負責任的表現,所以我們還是要讀起來。
何梅:對。
主持人王瑩:謝謝您給我們介紹這么多,幫我們了解營養標簽,在這里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養生壇節目每周一期,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