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落戶學位有補貼
河南,是目前中國第一人口大省。鄭州,應該是二線城市最不擔心缺人的城市,但是,鄭州“零門檻”落戶,范圍擴大,2017年11月,鄭州市出臺鄭州史上最高“含金量”廣納人才新政。“零門檻”落戶范圍覆蓋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
對新引進落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生,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鼓勵先落戶后就業,落戶后暫未就業或創業的,按上述標準發放6個月的生活補貼。對符合上述條件的博士、碩士和“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在鄭首次購房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購房補貼。
武漢:五年留下百萬大學生
17年10月,發布了大學畢業生落戶和安居保障政策,建設人才公寓,每月租金在850元左右,家電家具一應俱全。 此外還出臺了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粕?萬元、本科生5萬元、碩士6萬元、博士8萬元,遠高于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1750元/月。
現在,武漢已經放寬落戶制度,大學生幾乎可以“零門檻”落戶,并將推行“社區公共戶”“人才住房券”等制度。而且武漢市大學生在就讀期間就可以個人名義繳存公積金。未來5年,武漢將建設和籌集250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滿足20萬人的租住需求;爭取“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
長沙:人才新政22條
2017年8月,“長沙人才新政22條”正式落地。湖南長沙對新落戶并在長沙工作的博士、碩士及本科畢業生(不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沙工作并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購房補貼。新進企業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員,給予10萬元生活補貼。長沙計劃用五年時間,吸引儲備100萬名青年人才在長沙就業創業。
沈陽:首次購房給補貼
對新落戶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在沈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和1萬元購房補貼。原籍非沈陽的全日制高校畢業生首次來沈就業創業,可享受博士800元/月、碩士400元/月、學士200元/月、不超過三年的租房補貼。
成都:先落戶后就業
2017年7月19日,成都發布“人才新政12條”,推行“先落戶后就業”,普通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即可落戶。同時,在本市同一用人單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憑單位推薦、部門認定辦理落戶手續。成都今年還提出“蓉漂”計劃,為前來成都找工作的人才提供7天免費住宿。
西安:落戶只要畢業證和身份證
2018年2月,西安發布了戶籍新政,其中西安對在校大學生落戶開辟綠色通道,公安機關每學期主動入校開展宣傳、受理業務,開學季、畢業季均可落戶西安。同時放寬單位、社區集體戶的家屬隨遷限制,本人通過學歷、人才、投資納稅落戶同時,可同步完成舉家遷入。
東莞
東莞取消實施近10年的積分制落戶辦法,實施“參加城鎮社保滿5年且辦理居住證滿5年”,為落戶條件的戶籍新政。具體而言,東莞不僅將對高校及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術工人和留學歸國人員等三類群體全面放開落戶限制,還將制定更加寬松的政策措施,對新生代農民工、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農村學生在東莞市大中專院校就讀將戶口遷入學校的人口等五類群體放寬入戶限制。
寧波:提供購房補貼
從1%提至2%,最高8萬元;新型領軍和拔尖人才,以前給予50萬至150萬元安家補貼,新政實施后最高可補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