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創業種出滿山紅
“我想改變過去的種植模式,發揮所長,同村民一道致富”
“一到辣椒成熟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這里漫山遍野的火紅色。”很難想象實現2000多畝的種植規模,帶著村民創業致富的是個僅20歲出頭,畢業沒幾年的小姑娘。這個小姑娘就是范祥靈,3年前從昆明學院農學專業畢業回到家鄉。
范祥靈出生在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紅果樹村,這里海拔高、坡地多,村民們大多以種植玉米、土豆為生。與現在紅紅火火場景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范祥靈剛回來的時候。2015年,受到不同農作物的市場變化影響,原本就不富裕的小山村農作物銷售陷入困境,“正是因為這樣,我決定回家鄉發揮所長,看看自己所學的到底能夠做什么。”范祥靈說。
在一次鄉里的科技培訓中,范祥靈第一次接觸到了工業辣椒,“村子里主要還是種植傳統作物,很多人都不敢冒風險,我想改變過去的種植模式,發揮所長,同村民一道致富。想要改變,就必須要轉變觀念。”
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流轉了20畝土地來試種辣椒。從育苗到田間管理,短短一年的時間范祥靈從門外漢成了種植專家。“最開始只想著探探路,沒想到第一年就實現了平均每畝產值增長4000多元。”看到發展前景的范祥靈更堅定了創業的決心。
“敢想敢做,性格夠辣的。”說起范祥靈,村里人都豎起了大拇指。今年,在村委會支持下,除了紅果樹村,附近的海尾和興隆兩個村的村民也加入到種植辣椒的行列,共同成立了尋甸宏綠辣椒種植專業合作社。
如今,范祥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還與合作社一起引進了專業化生產烘烤廠房。“要想推動農業結構的調整,就必須不斷創新突破,發展新產業,我們要跟緊形勢,學好政策,努力嘗試,把更多實惠帶給鄉親們。”面對未來,范祥靈信心滿滿。
【點評】敢想敢做,是村里人對范祥靈的評價。鄉村振興,需要有知識、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才回到基層的土地上耕耘,拉動傳統農耕向現代農業轉型。辣椒滿山紅,日子更是別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