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選擇高考志愿時,女生一般偏向選擇文科類專業,男生則偏愛理工科類專業,直接導致高校“和尚”專業和“女兒國”現象的出現。據iPIN.com大數據分析顯示,許多大家趨之若鶩的“熱門”專業,畢業后的就業情況卻并不一定樂觀,報志愿時,“隨大流”倒不如另辟蹊徑。
外語專業,看起來很美好
“女孩子讀文科比較好”、“語言和師范類專業更適合女孩子”“讀完大學最好找個穩定的工作”……在社會關于兩性不同氣質的規訓長期影響下,人們對大學專業存有一定的性別刻板印象,而在這種社會心理的影響下,個別專業男女比例失衡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iPIN.com大數據顯示,在眾多的大學專業里,“陰盛陽衰”最嚴重的專業是“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該專業女生占比為86.4%,而學前教育專業同樣“巾幗不讓須眉”,女生比例也高達85.6%。
在iPIN.com統計的20大“陰氣重”的專業里,外語類專業絕對是“主角”。在女生人數比例最多的20個專業中,有9個就是外語類專業,幾乎占據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而“出國可能性高”、“去外企工作機會大”等,或是女生們看好它的原因。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專業看起來很美,但就業情況卻并不理想。以學前教育為例,隨著教育機構對于教師學歷水平要求的提高,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時越來越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而且起薪還很低。iPIN.com的數據顯示,教育類專業的平均起薪多為3000元出頭,平均起薪最高的特殊教育專業為3886元,而且薪酬的成長性不高,畢業五年平均月薪為4853元。外國語文學類專業的情況比教育類專業好點,起薪大多在3600元左右徘徊,畢業五年平均月薪為6605元。
大多數人走的路,金融約嗎?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金融類專業是“男女通吃”的專業,不過根據iPIN.com數據,盡管這類專業男女比例相近,但總體而言還是女生數量居多,各專業女生比例大都保持在55%左右。
在金融業快速發展的行業背景下,金融才女有著廣闊的就業市場及良好的發展前景。根據iPIN.com數據,盡管金融類的專業平均起薪才3937元,但每年工資漲幅都在10%左右,甚至更多。以金融工程為例,女生比例為54%,畢業起薪4363元左右,畢業五年月薪幾乎增加了一倍,為8339元。
另外,與大眾“學金融的數學肯定特別好”的傳統印象不同,雖然數學與金融息息相關,也有部分專業方向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要求并不高,主要科目大多以理論為主,適合偏向文科的女生們。
做外語圈剩女,還是計機界女神?
比起金融類專業,“計算機”、“科學”、“技術”等關鍵詞更是讓許多填報志愿的女生對計算機類專業“望而卻步”。不過,并不是每一個女生都學不好理工科專業,而每個女生也都有成為居里夫人的可能。
iPIN.com數據顯示,目前計算機類專業恰恰便是與小語種專業相對的,男女比例失調專業的另一端,平均男女比例為8:2,個別專業的男女比例更加極端,總人數40人左右的班級,女生人數僅為1、2個,儼然“稀缺物種”,更是男生心目中的“女神”。
雖然計算機類專業一向更受男生青睞,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興起,IT從業者“年薪30W”、“彈性工作制”、“期權獎勵”等優渥待遇的表現,漸漸取代了往日只會埋頭寫代碼的“程序猿”形象,而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等專業更是各大用人單位瘋搶的專業。這些專業的起薪或許不高,但是每年近15%的工資漲幅卻絕對可觀。
以信息安全專業為例,盡管平均起薪才3442元,但畢業五年平均月薪即達7587元,畢業十年平均月薪更在12000元左右。讀理科的女生在填報志愿時,大可考慮計算機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