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閩南網8月12日訊“老師,我想問下,剩下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需要給孩子報個銜接班學拼音和認字嗎?”自從泉州各小學的一年級新生招生開始后,這個問題成了“家常便飯”,幾乎每個報名的家長,都會在現場請教招生組的老師。
對此,一線老師認為,幼小銜接,重在學習能力與生活習慣的培養,而不是知識的灌輸,家長們切莫顛倒主次。
家長擔心
沒上幼小銜接
孩子會不會跟不上?
“到底要不要提前讓孩子認字學拼音?誰能給個說法?”上周五上午,在豐澤二實小賴校長辦公室,一位心急的媽媽跑來咨詢幼小銜接的問題。
這位媽媽姓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秋季開學讀小學四年級,小女兒要讀一年級。王媽媽說,她跟丈夫一直奉行順其自然,因此三年前就沒有送大女兒去讀幼小銜接班。但從讀小學開始,大女兒的成績一直不好。
“字不認識,拼音讀不好,每次測試都墊底。”王媽媽說,她特意了解過,全班就她大女兒和同桌沒上過幼小銜接班,而兩人也當之無愧榮登“差生”的寶座,每次的拼音測試,常常只有80余分。
“我朋友的小孩,幼小銜接班上了2個月,就認了好幾個百個漢字,一年級就可以自己看故事書了。”王媽媽說,這回輪到小女兒上一年級,她本打算在最后一個月報幼小銜接班,讓小女兒學認字算數的。但一連請教了幾位小學老師,老師們卻說沒必要。王媽媽糾結了,到底該不該報?
老師分析
一年級教學簡單
只要上課認真都跟得上
沒上幼小銜接班,孩子上學后真的會跟不上嗎?對此,記者走訪了泉師附小、晉光小學、通政小學等市區多所名校,一線老師們均表示,只要上課能集中精力,一般都能跟得上。
豐澤二實小賴校長告訴記者,泉州各小學的教學提綱都是一樣的。比如語文,老師在開學第一個月會教完63個拼音,包括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第一學期結束,孩子會認400個漢字,會寫其中的100個漢字。
再如數學,一年級數學只要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二年級開始才有學九九乘法表。至于英語,大多學校從一年級開始教英語,但有些學校是從三年級開始才教英語的。
“跟不上的學生,往往都是那些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沒培養好的孩子。”晉光小學的倪著銘副校長認為,不少家長對幼小銜接的認識都誤區,只重視補知識,而不重視孩子的生活習慣銜接,尤其是孩子在幼兒園時期的隱性問題,比如拖沓、沒有時間規律、生活不能自理等問題,如果沒有在暑假糾正過來,一上小學就都暴露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