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師范學院書法專業作為我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本科書法專業,創辦10年,培養本科生近400名,大多數畢業生已成為大中小學書法骨干教師
剛剛結束泉州師范學院書法專業今年首批8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黃鴻瓊教授又忙著5月26日在福州畫院畫展事宜。150位歷屆學生的書法、篆刻作品將展出,涵蓋篆、隸、楷、草、行諸體。
“書法被譽為‘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學習書法,本身也是對漢字美的傳承。書法是一門養靜的藝術,它能夠塑造一個人的內在美,考驗一個人的毅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觀察模仿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審美能力等,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情操的培養等,在青少年中進行書法、寫字教育必不可少。”作為福建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本科書法專業的倡議及組建者,黃鴻瓊教授感觸良多。
泉州師范學院書法專業創辦已經整整10年,培養本科生近400名,大多數畢業生已成為大中小學書法骨干教師。
守得云開見月明
一路走來卻也艱辛。
2004年,經黃鴻瓊倡導,在校各級領導支持下,泉州師范學院成立書法教研室,通過多方途徑召集4位書法教師,開設“中文(書法方向)”專業,但招生情況不理想,無法開班。2005年再次招生,因報考人數太少被取消招生資格,2006年更名“美術學(書法教育方向)”,終于招收到27名學生。此后,泉州師范學院書法專業逐步發展壯大,2013年獨立設置“書法學”。目前,在校書法本科生有160人。畢業生就業率(包括代課、自主創業)百分之百,現在已是學校熱門專業,已招收書法碩士。
“生源一年比一年多,質量一年比一年好。”黃鴻瓊說,“正如練習書法一樣,執著是該專業得以成功創辦的一個關鍵。學生頻頻在全國和全省各類大賽中獲獎,社會影響越來越大。”
2011年8月,教育部下達通知,將在中小學校通過有關課程及活動,開展書法教育。黃鴻瓊說:“我們常提‘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普通人可能覺得離自己太遠,其實只要每個人盡量地多用筆寫字,偶爾給好友手寫封書信,就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繼承了。”
眾擎易舉揚傳統
有人說:“沒有必要開設書法專業,寫寫就行了,沒那么多可學的。”
但黃鴻瓊覺得,作為一個老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生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的培養。“書法專業關鍵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的學科有架構體系、理論基礎、實踐活動,不是‘寫寫就行’那么容易。 ”因此在課程的設置上,書法專業不僅開設書法技能課,還開設了中文和美術兩個學科,教授古典文學、書法史、古代書論、美學等。黃鴻瓊始終堅持,書法之美,本質在于人格精神和文化內涵的象征,書法家應該用筆墨來體現人格魅力和文化內涵。“書法必須有文化底蘊,書法教學如果只注重技能技巧,沒有文化的支撐,到最后學生可能成為一個書匠。”
書法專業的學生,并不像外界所想的那樣,4年中對著古代碑帖一味傻抄,或者興之所至信手而書。“美的感受是需要專業培訓的,會寫只是基本功,而加強文化內涵、美的傳承和書法與當代審美的關系,都需要在高等教育中發現和厘清。”
隨著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教育部要求2015年秋季全國中小學全面開設書法必修課,對書法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將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對此,黃鴻瓊很高興,書法進入中小學后一定很“火熱”,對她的學生來說,就業更有保障了。但是這個好消息也讓她犯愁,整個福建省就泉州師院一家本科院校開設本科書法專業,每年書法專業的畢業生只有40個,單單泉州的中小學就有兩三百所。現在普遍情況是,語文老師當兼職書法老師,各校都缺專業的書法老師。(記者 林智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