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光棍節起源于南京大學,1993年的某一晚,四名“名草無主”的學生在寢室臥談中討論如何擺脫光棍狀態,從而創想出以即將到來的11月11日作為“光棍節”。如此算來,今年正好是光棍節誕生的第20個年頭了。單身的男女大學生在這天蠢蠢欲動,搖旗吶喊要“脫光”,只為牽手一位有緣人。光棍節,大學生都有哪些雷人雷事,下面小編將為您一一盤點。
光棍節表白條例
由于光棍節的迅速走紅,在去年,各大高校也相應出臺了“光棍節表白條例”。其始作俑者南開大學在該條例在“總論”中稱:“對于表白這樣的校園文化,學校并不反對。只是學生要在活動中注意人身安全,防止樂極生悲。”并在之后總結了十條細則,對表白時間、表白過程、表白形式等都做了規范。不但有“表白活動持續時間不宜過長,務必于當日24點前結束,以免影響其他同學正常學習休息”這樣嚴肅詞句,也有“表白過程注意自身儀表舉止,不宜過于投入忘乎所以”這樣稍帶調侃的話語。
隨后,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先后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該校的愛情表白條例,盡管各校的條例內容大同小異,但也有不少雷人內容充斥其中。
在“條例”中大部分要求,表白者要以情感人,培養責任意識;對競爭對手要端正態度,禁止爭風吃醋演變為群眾斗毆;要充分體現當代大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等。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機械工程系出臺的守則中,最后一條為“買賣不成仁義在,不許霸王硬上弓”,被許多網友封為最“亮點”。
在“條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倡導學生表白失敗后不得采取極端行為,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體現出如今的大學越來越以人為本,因此一些讀者表示,條例對倡導大學生文明表白,有一定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