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網傳消息連日來持續刷爆微博:11月20日,浙江溫州蒼南縣樹人中學在高一家長會上,給中考成績優異的高一新生發放800多萬元獎學金。不少網友吐槽“學校有錢任性”。(11月24日《揚子晚報》)
學校對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獎勵,本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激勵手段,無可厚非。然而,作為一所民辦高中,動輒發放800萬元的獎學金,而且獲獎學生的獎學金的多寡與考試成績的高低掛鉤,最高的獲獎竟達10萬元之多,最少的也有2萬元。這種土豪式的獎勵方式,雖然能讓獲獎者個體瞬間感受到“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幸福,但從宏觀而言卻難免有陷入“以分數論英雄”的教育誤區之嫌,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尋與反思。
一所民辦高中一次性動用800多萬元重獎優生,原因何在?乍看是其愛才惜才,但是細究起來,應歸結于利益二字。民辦高中,作為一個自負盈虧的投資經營主體,存在盈利壓力與需求。如何盈利,如何找到最佳盈利路徑,便是許多民辦高中都在苦苦思索與求解的問題,并且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重獎學生便是常見手段之一,有人就稱“重獎學生僅是釣取更多利益的最見效的誘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