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山深處的寧德屏南雙溪鎮,很多人會聯想到白水洋和鴛鴦溪,但這并不是雙溪鎮的全部。7月12日,福州大學屏南古縣城文化旅游資源調研實踐隊奔赴千年古鎮雙溪,開始了為期4天的文化旅游資源調研。
實踐隊員體驗篩茶過程。趙陽攝
六合春茶行是此次實踐隊調研探訪的一個重點。這間由周紹京兄弟三人創辦于清朝同治年間的茶行,雖然現在并不出名,但在鼎盛時期每年外銷歐洲的茶量高達到三百多萬斤,在中國的茶葉外貿歷史上曾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了重現茶行的歷史,實踐隊走進周家老宅,聆聽周氏后人周寬先生講解當年“六合春”茶行創辦由來以及經營管理的歷程,協助主人整理制茶工具舊件,還原并親身體驗制茶工序,收獲頗豐。
“環顧周家老宅,仿佛置身于往昔的繁華之中,觸摸周家大厝中保留下來的制茶工具,仿佛打開歷史封存的大鎖,細細辨聽,就能聽到當年咿咿呀呀的制茶聲,再看品鑒器具,茶行印章,六合春商標收銷帳冊,不難想象當年的繁榮。商標里面的英文,用英磅作為計量單位展現了中國傳統制造在歐洲的銷售歷史。”調研經歷在隊員劉媛心底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據悉,除了六合春茶行,實踐隊還將圍繞傳統宗祠文化、民俗鐵枝技藝、農民藝人油畫工作室等文化旅游項目開展資源調研和創意開發。(通訊員 盛世 趙陽)
、
實踐隊員整理商標印板。趙陽攝
實踐隊員體驗整理茶行經營用具攝影。趙陽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