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者正在處理紙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銳 供圖
環保不止停留在“雙十一”快遞箱回收有望發展為長期活動
快遞箱和生活垃圾混雜一直是校園內垃圾處理的一個問題。對此公寓的宿管阿姨李微向記者說道:“回收活動對垃圾的分類處理是很有效的,但是活動也只能緩解這幾天情況。”的確,快遞會源源不斷地被送到學校,“雙十一”快遞回收活動過后,清潔壓力依然會存在。
根據官方統計今年“雙11”成都全市處理的快遞業務量可能會超過1.5億件,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1500萬件,比去年最高峰增長37%,快遞處理量也很可能創下歷史新高。
雖然在此次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與,但是截止11月17日,學校只回收了快遞紙箱2000多個,相比巨大的日投遞快件量,仍是杯水車薪。
針對此次快遞回收活動同學們的參與表現和垃圾分類混雜的問題,經濟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負責人陸陽表示:“我們準備聯合其他學院志愿者工作部,開展一個長期快遞箱回收活動,具體細節會盡快落實。”據悉,快遞箱回收的長期活動初步擬定在今年12月12日開啟。據組織方的陳述,快遞盒的可持續回收利用不僅響應了十九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而且展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這也是他們決定繼續關注快遞盒回收問題并決定行動起來的動力。(通訊員 徐睿 何凌霄 馬銳)
(據受訪者要求,王平、李鑫、李微、盧安、白莫貝、陸陽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