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沈陽這座素有“東方魯爾”美譽的工業城市,涌現出了很多文化、體育名人。無論是知名運動員還是演藝明星,咱閉著眼睛就能數出一大把。而在沈陽知名收藏家、沈陽晚報文史顧問詹洪閣看來,沈陽不僅善于塑造文體名人,更盛產大學校長。北京大學、同濟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知名學府,都曾由咱沈陽老鄉掌舵。
北京大學原校長王恩哥:當過知青還是海歸
2013年3月22日,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潘立剛在北京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王恩哥接替周其鳳擔任北京大學校長。
王恩哥院士不僅是地地道道的沈陽人,還是遼寧大學的畢業生。與很多“50后”一樣,王恩哥也當過知青下過鄉。據王恩哥的同班同學回憶,那時候,同學們非常珍惜考入大學的機會,學習氣氛都很濃。在大家都拼學習的日子里,王恩哥基本上都是班上前幾名。因為王恩哥非常優秀,本科畢業后,他被保送上遼大的碩士。也就是說,王院士在遼大學習了7年時間。1987年9月,王恩哥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師從章立源教授攻讀博士。考慮到王恩哥已有很好的物理基礎,導師建議他做半導體超晶格的題目。之后,他又被選拔推薦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交流學習。1995年8月,他只身一人回國,受邀成為中科院物理所一名普通研究員,也成為中科院“百人計劃”中第一位從美國招聘全職回國的青年物理學家。
在院士隊伍里,王恩哥應該是很年輕的一位。但他為人很低調,幾次回母校遼寧大學參加校慶活動。其中,在母校60年校慶時,作為校慶系列學術活動的壓軸戲,遼大為校友王恩哥舉行了雙聘院士儀式暨王恩哥院士學術報告會。
“王院士給我的感覺很親切,沒有架子,低調又平易近人。”當年負責遼大校慶工作的王老師這樣回憶,“當時王恩哥院士身在國外,平日的忙碌可想而知。我與他通過電子郵件進行溝通,主要是遼大校慶的行程安排等。每封電子郵件發過去,他基本上都會在十幾分鐘后回復。”王院士在每封回復的信件中,都會用一些敬語,稱呼她為“老師”,并在行文最后認真地留下他的名字和時間。
“王院士回母校作報告,也是我接待的。提到我的名字時,王院士一笑,很親切地說:‘啊,您就是一直用郵件和我聯系的老師啊,您好!’”王老師說,可能在很多人眼里,院士是高不可攀的,可在實際接觸中,卻那么親切。
2015年3月3日,根據國務院《關于王恩哥任職的通知》(國人字〔2015〕35號),王恩哥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