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4名患有自閉癥、發(fā)育遲緩的特殊兒童順利進入昆明學院附屬經(jīng)開幼兒園,在這里,他們將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飯、睡覺、上課、游戲、做操。
截至目前,成立不到一年的昆明學院附屬經(jīng)開幼兒園,已經(jīng)接收了14名特殊兒童。
盡管幼兒園離昆明市區(qū)較遠,這些孩子的家長都在附近小區(qū)租房,周圍沒有繁華的商業(yè)區(qū),但是,這里卻是他們的希望所在,是他們重獲生活信心的地方。
兩年被4個幼兒園拒之門外
6歲的嘟嘟(化名)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當他3歲被確診后,“全家人都沒有了自己的生活”,為了幫助他建立起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嘟嘟媽秦蕓(化名)和丈夫一直在與這種不明原因的障礙抗爭。
這種抗爭包括與教育體系的抗爭。
從3歲到5歲,嘟嘟一共進了4個幼兒園,有公辦的也有私立的,但最終都沒能待下去,最長的只待過一個月。
為了能讓嘟嘟進幼兒園,秦蕓試過不同的方法。或坦白告訴老師,或隱瞞不說。她曾跟著嘟嘟去上學,緘默、不與小朋友交流的嘟嘟只關注媽媽。如果媽媽流露出不開心,嘟嘟就會焦慮、煩躁不安,不停地哭鬧、搗亂,使課堂教學無法繼續(xù)。
“老師很痛苦,孩子也很痛苦。”為此,秦蕓不得不放棄工作,大部分時間自己帶孩子,并學習針對自閉癥兒童的早期教育,加入孤獨癥兒童的家長群。她發(fā)現(xiàn),在這個群體里,來自社會的歧視、無助和家庭的指責,使媽媽們承受的壓力最大,因此她們也是發(fā)聲最踴躍、行動最積極的。
“我們不甘心。孤獨癥是一種發(fā)展性障礙。發(fā)展性障礙可以在發(fā)展中解決,我們相信孩子會有所改變。”秦蕓說。
然而,當被4個幼兒園拒絕入園之后,秦蕓開始絕望了。“如果沒有平臺支持他,學校和社會不接納他,他的所學沒有所用之地,他的未來在哪里?”秦蕓甚至想,帶著孩子找一個地方隱居起來,“也好過他在人群中受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