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袁浩然,畢業于蘭州市第二十七中學。他是一名理科生,473分超一本線的分數,讓他自己很吃驚。但他的母親說:“孩子最后一個階段其實挺拼的。有一次,我看見他凌晨5點還趴在桌子上看書。”
圖為陽光學子袁浩然(中)和小記者們在他打工的商場合影留念。
7月17日,蘭州晨報陽光小記者一行,走進了袁浩然的生活。他沒有聯系電話,利群陽光助學申請表里那個電話號碼屬于媽媽。當記者說明要去家訪的時候,袁浩然的母親只是說:“可以的,但是你們找不見他,他在瑞德摩爾的商場打工。”
在瑞德摩爾的商場,陽光小記者們對袁浩然進行了采訪。
貧困會讓人自卑——“但是,我有野心!”
袁浩然帶大家來到位于商場二層小角落里的儲物間似的狹小休息室,陽光小記者展斌很心疼地問袁浩然:“哥哥,我身邊的好多大哥哥大姐姐高考完都去旅游或者宅在家里玩游戲了,你的假期難道就在這里度過嗎?”袁浩然笑笑,“待在家里是很舒服,但是我需要這個(錢)!”大家相視而笑,這個善于自我解嘲的大男孩,短短數語,就讓彼此間的尷尬即刻化為烏有。
“哥哥,你家庭條件很不好,說實話,你會自卑嗎?會心理不平衡嗎?”即將升入高中的陽光小記者張展榕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袁浩然沉默了幾秒,嘴角一揚,指著自己腳上的帆布鞋,“當然會呀,班上有同學穿著名牌,而我只能穿著破鞋。”大家朝他腳上看去,果然黑白相間的中幫帆布鞋已經磨損陳舊。陽光小記者們被大哥哥的詼諧幽默逗得樂不可支。“但是,我有野心!”這句話很短,卻說得堅定有力。
小記者馬士涵問道:“哥哥,你說你是班上的‘吊車尾’,那你不報補習班嗎?”袁浩然不好意思地說:“以前爸爸活著的時候,他把藥費省出來讓我去報補習班,但是,我不想花這個救命錢,寧可再補一年。”深受感動的馬士涵慚愧地說道:“我每次出門隨便吃個肯德基就要幾十塊錢,報了補習班,卻沒有什么進步,從沒有想過父母的艱辛……哥哥你好堅強、好努力,我要向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