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國公布了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各地也陸續傳來有關足球發展的新動作,其中不乏名校身影。如北師大昨日成立校園足球發展研究中心,包括畢妍、馬曉旭等多名女足名將成為志愿服務團成員,協助開展中小學足球教練培訓、課程教材研發等活動,而清華大學也再次組織足球高水平運動員測試,開招“足球小將”。
北師大
成立首個校園足球研究機構
女足是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張“名片”,該校女足曾實現大學生比賽“全滿貫”。昨日,這所女足名校在校園足球方面又有新動作,正式成立北京師范大學校園足球發展研究中心。
據北師大方面介紹,這是全國高校首個校園足球研究、推廣的專業機構。研究中心主要工作包括研究適合不同地區校園足球發展的應用教材及人才選拔機制,開展校園足球教練員、裁判員培訓工作,及對中國學生四級足球聯賽體制進行論證,形成中國特色模式。
為此,研究中心聘請了包括3名中國足協副主席在內的專家顧問團隊。一批“鏗鏘玫瑰”還成為北師大校園足球志愿服務團成員,其中就有原中國女足隊長畢妍和2006年亞洲足球小姐、原中國女足隊員馬曉旭這樣的球星。
她們將和志愿服務團里的北師大女足隊員、足球專業在校生和校友及北師大合作辦學學校體育教師一道,協助研究中心組織開展中小學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學生足球夏令營、課程教材研發和入校指導教學、訓練等活動。
清華
相隔4年再招“足球小將”
素有體育傳統的清華大學自2010年后,已連續4年沒有專門招收男足方面的高水平運動員。但在校園足球發展大背景下,經教育部批準,昨日,清華再次迎來男子足球高水平運動員體育專項測試。
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昨日解釋,清華足球隊早已存在,但隨著2010年前后教育部限制體育特長、高水平運動員的招生名額,所以就停招了招生人數較多的足球項目,不過,今年恰逢推動校園足球發展的大背景,清華又向教育部申請恢復招收“足球小將”,并于昨日組織專項測試。
昨日的測試共有67名中學生參加,除考察針對普通球員和守門員的顛球、繞桿射門、正面接半高球等基本功外,更多的分值則投放到考察實戰表現的教學比賽中。整個測試,均被全程錄像,為保證公平,劉波說,測試全程也向考生、家長開放觀看。
除足球“特長”外,考生的文化課成績也不能差。前日下午,清華組織了文化課考試。清華將根據考生的體育專項測試水平、文化課考試成績和對不同位置的急需程度,確定高水平運動員認定名單,此次擬認定不超過12人,預計兩周后公布結果。
獲得認定的考生仍需參加高考(課程),但只要高考實考分數不低于當地同類科目一批線下20分,就可被清華錄取,入校后,將進入各自院系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