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學生家長向中國之聲反映,河南省信陽市的一所名為息縣關店理想學校的民辦學校存在亂收學費現象。多位家長稱,近幾年,學校學費大幅增長,并且超出了當地居民的承受范圍。此外,學校還被指陸續勸退了不少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讓家長不能接受。家長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學校如何回應?
民辦學校學費大幅增長被指亂收費
校方表示不存在營利行為
息縣關店理想學校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息縣關店鄉的洪莊村內,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的民辦寄宿制學校,涵蓋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三個階段,目前共有學生3816人。據當地村民介紹,由于村子里的年輕人大部分都進城務工,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這所管理相對嚴格并且能提供住宿的民辦學校成了家長們的首選。
村民告訴中國之聲記者:“我們當地大多數都是出去務工的農民工,孩子在家里沒人照顧,老人也沒有精力去看管,所以只能送到這所寄宿制的私立學校。”
村民們說,選擇讓孩子就讀這所民辦學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都被這所民辦學校挖走,公立學校能招收到的學生也越來越少。據了解,目前當地的幾所公立學校每個年級只有幾名到十幾名不等的學生。
家長表示:“公立學校教育質量不行,慢慢的就沒有什么學生了,老師也不多了,老師越少相應的學生也就越來越少。”
有部分家長告訴中國之聲記者,正是因為目前當地公立學校師資薄弱,生源稀少,又無法提供住宿,使得這所民辦學校有了漲價的資本。記者從家長出具的繳費單上看到,以小學六年級為例,2019年上半年的各項基本費用加在一起約為3650元,而到了今年下半年,學校已經通知家長各項基本費用增加至4700元,家長們認為,一個學期漲1050元,在農村不是小數目。
家長1:“當地我們那邊沒有收入,沒有工廠,如果我們年輕人不在外面打工,光憑種幾畝地,學費真的交不起。”
家長2:“這是我們普通老百姓所不能接受的,根據當地的物價和工資水平,這個肯定是太高于我們當地人收入水平。因為當地都是農民,以種地為主,也沒有什么產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九條,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
對此,息縣關店理想學校校長楊加學表示,學校并不存在營利行為,之所以提高費用,主要用于發放教職工工資,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保證教學水平。同時,也改善了學校的硬件設施,包括為所有的教室和宿舍安裝了空調。
“為了穩定和吸引教師在這里安心從教,我們的教師工資每年要增長,學校里各項設施也要改造。多種因素促進了我們今年的費用比往年略微的提高了一部分。”
學校被指勸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校方回應:學校管理嚴 學生自己提出轉學
對于學校提高了硬件設施的說法,家長們也并不接受,雙方各執一詞。而更讓一些家長不能接受的是,他們認為,這所學校近幾年還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勸退了部分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
家長3:“老師說我孩子成績不好,然后給我打電話讓我小孩退學。我在外面外地打工,然后回去了,把我孩子打了一頓。”
家長4:“退學原因就是說我小孩學習成績不好,成績不好,他也及格了,也沒有說有多差,就讓他就叫我退學。”
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第27條: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針對此現象,校長楊加學表示,并不是學校要勸退這些學生,而是學校相對嚴格的管理讓部分學生無法適應,主動提出了轉學,這些學生也并沒有因此輟學,而是去了附近的公立學校或者去了其他地方繼續上學。
“咱們這里管理比較規范,要求比較嚴格,有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校規范的管理和嚴格的要求不太適應,往往這個時候學生和家長會產一些意愿上的沖突,家長希望孩子在這上學,因為到別的地方他不放心。但是有的孩子,可能因為學業等各方面的原因,他對這個嚴格規范的管理不適應,所以他自己就不愿意在這上。”
目前,學校方面表示,已經開始討論研究適當調整相應的費用。此外,記者還聯系了與此事有關的當地教育和物價部門,截至發稿前仍沒有得到回應,詳細情況,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