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教育考試院:2019年高考本科高校將在粵多招千人
2019年廣東省本科高校預留計劃必須留一半在廣東省使用,廣東省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說,此舉意味著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省內將多招1000多人,實際受惠的學生更多。昨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2019年高校考試招生改革有關熱點問題。
據悉,2019年廣東省高校招生政策基本延續2018年的政策。但對個別政策進行適當調整,主要包括進一步完善高考考務管理,加快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步伐,完善藝術類等特殊專業考試招生錄取辦法和規范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使用管理等五個方面。
焦點1:報考高職不影響普通高考錄取
2019年,廣東省將進一步加大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力度,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加快高職院校依據學考成績招生錄取改革步伐,廣東省內所有高職院校的招生專業,均須安排依據學考成績錄取,且招生計劃原則上不低于本校申報的年度總招生計劃的50%,比去年預安排招生計劃增加15%左右。二是依據學考錄取增加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招生,且術科成績使用對應的普通高考術科統一考試成績。三是完善高等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考試招生管理,包括調整省統考時間,即“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語文、數學、英語文化課考試時間從6月調整到1月,逐步增加專業技能課程證書種類,逐步規范證書報考專業,完善應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考核辦法,試點統考與高校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四是優化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各項工作的時間安排,將省統一錄取時間調整到高職院校自主招生錄取前。
黃友文表示,報考高職院校分類考生招生的考生,不影響參加普通高考本科錄取。
焦點2:預留計劃須留一半在粵使用
廣東省考生人數眾多,近幾年來考生人數穩居全國前兩位。為更好地滿足廣東省考生進入優質高校升學愿望,2019年,廣東省進一步明確廣東省本科院校預留計劃使用原則,即本省本科高校的預留計劃必須留一半在廣東省使用。
據統計,往年廣東省本科高校預留計劃約為2300個,預留計劃使用原則的調整,意味著本省本科高校在省內多招1000多人。
黃友文說,此舉直接受惠的考生是1000多人,但實際受惠考生遠遠多于1000多人。因為這1000多人原先占的錄取名額空出來了,其他考生能遞補上去。
焦點3:規范中外合作辦學招生
首先,經教育部或省教育廳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經招生院校申請、省招生辦同意后方可單獨編設院校代碼進行招生。
其次,單獨編設院校代碼招生專業錄取的考生,入學后不得轉入非單獨編設院校代碼招生專業。
第三,對其他與國(境)外教育機構開展辦學合作活動的 “學分互認”“聯合培養”“國際班”等項目,不再單獨編設院校代碼進行招生,招生計劃統籌使用。招生錄取時,如招生院校整體生源充足,但以上項目生源不足時,須調整其剩余計劃至其他專業使用,按招生院校公布的錄取原則錄取投檔考生。
該項政策目的是進一步規范中外合作辦學招生,避免平行志愿下投檔考生因未填報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而被退檔,最大程度地保護考生的利益。
焦點4:美術術科統考下放各地市招辦
2019年,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改革措施主要有四項:一是增加音樂類術科統考科目。2019年,增加舞蹈、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術科考試統考。二是美術術科統考下放由各地市招辦組織實施。三是增加美術術科色彩網上輔助評卷。四是將獨立設置藝術院校(含參照考試招生院校)“統考+校考”“校考”專業調整到提前批次錄取。
黃友文解釋說,一方面,美術術科統考以前都是在廣州進行,外地考生十分奔波。今年下放各地市招辦組織實施,可以降低考生奔波的壓力。另一方面,隨著標準化考場的建設,各地市也有條件承擔這樣的任務,保證考試公平。(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粵考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