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曾給他做過心理輔導
學校稱開學當日表現正常
2月24日晚9時,華商報記者從西安中學校辦負責人任老師處獲悉,2月23日是該校學生報到上課的日子,據事后從學生處了解的情況,林嘉文在校期間表現都很正常。
任老師稱,2月24日早上獲悉此事后,學校校長及班主任、年級組長等人到林嘉文家中吊唁慰問,并及時將此事上報西安市教育局及陜西省教育廳。
針對學校對林嘉文身體健康狀況是否了解的問題,任老師表示,林嘉文患有抑郁癥學校和家長(微博)都知道,而且學校專職心理醫生也對他做過心理輔導。
“要不出這事,以他目前的狀態今年能考上很不錯的重點大學!”任老師稱,林嘉文生前曾撰寫出版歷史著作《憂樂為天下:范仲淹與慶歷新政》和《當道家統治中國:道家思想的政治實踐與漢帝國的迅速崛起》,被媒體報道并受到廣泛好評。
疑似遺書曝光:未來對我太沒吸引力
在林嘉文離世消息曝光后,網絡及微信圈中流傳著疑似他的一份遺書,在這份寫于23日名為“最后的話”的遺書中,林嘉文這樣寫道,“終于還是要離開。一走了之 的念頭曾在腦海里萌發過太多次,兩年多來每一次對壓抑、恐懼的感受都推動著我在腦海里沉淀下今日對生死的深思熟慮,讓我自己不再會覺得自己的離開只是草率 的輕生,讓我可以以為我最終的離去不僅是感性地對抑郁、孤獨的排解,也是種變相地對我理性思考之成果的表達。”
這份被“新觀察傳媒”微信公 眾號及“學術大觀察”微博發布的遺書上還這樣寫道,“未來對我太沒有吸引力了。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認清了我永遠不能 超越的界限……煩請所有得知我去世消息的人,如果你們覺得不能理解我,請給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題發揮……”
“向我的‘朋友’們致 歉,抱歉我給過你們一些錯覺,我曾自私地想讓我嘗試去適應與世界相處,努力過放下我自以為是的精神潔癖。但我天性敏感,總是善于從在貌似愉快的氛圍中的發 生的小小分歧里窺探出自己與別人的殊途,讓你們為我這么一個于你們活下去無意義的人耽誤了些許時光……說放下也就放下了。”綜合
>>成長經歷
由百家講壇結緣史學
林嘉文曾撰文披露他從對歷史感興趣到走上史學研究之路的心路歷程。在文章中,林嘉文自述出生在西安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父親在一所法律 院校工作,他讀小學期間,正是電視節目讀史、講史之風高漲的時候,家人在看《百家講壇》之類的節目時,他也跟著一起看。他曾在一兩年的時間里,每天都早起 觀看《百家講壇》。小學時他已經開始看《資治通鑒》《呂氏春秋》《三國志》等著作。
受到相關書籍影響,林嘉文在中學階段開始研究民族史,并開始自學西夏文。通過網絡,他和微博上活躍的史學界的前輩交流探討,也搜讀他們的著作。此 外,他還自學了文獻學、目錄學以及學術規范的知識,開始大量閱讀關于宋史的一手文獻,例如《涑水記聞》《湘山野錄》《墨莊漫錄》等。
“好在父母舍得花錢讓我恣意買書,他們幾乎從不給我設限,只要我想買書,他們都會答應,大大滿足了我購置史料文獻的需要。” 綜合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華商報記者 陳思存 劉苗 孫昊 耿艷紅 實習生 于蒙蒙 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