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露臉或在2017年
昨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教育改革藍圖已明確,思路清晰。針對其中提出的高考、中小學不設重點班等改革,正在制定路線圖及時間表。
對于福建的高考改革,教育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現在教育部的細則還沒出臺,所以福建高考改革方案也還沒有具體的政策。在教育部的細則出臺后,福建還會按照調研等內容根據各自的情況制定合適的方案,短期內不會發布具體的改革內容和時間表。
業內人士則提出,“取消文理分科”最早也得從明年高一新生開始。按照教育的一貫性和高中教學的連貫性,,高考改革應該不會涉及現在的高中學生。按照3年一輪的時間規律,改革一般從新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
也就是說,如果高考改革內容近期出臺,新高考從明年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的可能性更大,即新高考最早會出現在2017年。就以福建此前實施的政策而言,也是提早3年發布。例如,2014年奧賽獲獎者不再保送的消息則是提早3年即2011年就已經通過當時的招委會發布。
業內:英語改革須有配套措施
對于目前社會上關于高考改革的多項猜想,教育部門的相關人士均表示,希望高考改革不是個別考試項目的改革,而是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改革。
在高考改革的猜想中,英語一年多考是被討論得最多的內容之一。福建師大附中校長助理王煥蒲認為,英語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對學生有利,不過還需要有多項配套的措施。他說,一年多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一次考不好,還可以再次參加,取最優成績,這樣等于打破了一考定終身。不過,對于教學而言,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老師的教學可以不再有高考的壓力,可以專心于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對于英語老師的職業操守則提出更高的要求,假設一個英語老師不稱職,失去了高考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之一,責任心不強的老師則有可能會懈怠。所以英語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等改革需要有配套措施,應該是一個系統的改革,而不單是某個科目分數的加加減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