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500輛校車竟沒有一輛是專用 一輛3輪擠12人
11月16日上午9:15許,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小博士幼兒園的校車,與一輛運煤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幾十名孩子傷亡。
事故發生后,教育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立即開展對中小學生和幼兒上下學乘車安全情況的排查。
昨日上午,導報記者對漳州市區的一些小學、幼兒園的校車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漳州市竟然沒有專用的校車,而接送學生的車輛,僅為學校租賃或購買的大巴車或面包車(約500輛),還有些家長,直接找一些三輪車接送孩子。
小學生:放學坐三輪車回家
昨天中午11:00,東浦頭小學門口,擠滿了接孩子的家長,有的家長騎著摩托車,有的是走路過來,還有一位老奶奶,騎著一輛小三輪車,車斗上橫著一塊木板,老奶奶說:“孩子的父母都在上班,沒時間接送。我孫子今年上三年級,大部分時間都是我來接送。離家不遠,每天我就騎著這輛三輪車,騎慢點,很安全的。”
學校后門口,有兩輛經過改裝的人力三輪車停著。三輪車的車廂上,用鋁合金網圍起了一米高的“墻”,后面有一個門,車頂用鐵皮封住。車廂內,擺著兩條長凳,用鉚釘固定在車架上。騎車的阿姨說,這輛經過改裝的三輪車,可以乘坐七八名學生。
“我騎車接送孩子已經七八年了,自從我小孩上學開始,我就用三輪車接送,現在我小孩都已經上初中了。”阿姨說,因為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干脆就騎三輪車接送孩子。“我每天來回跑4趟,這些孩子都是我們家附近的。家長平時都比較忙,沒時間接送,就委托我來接送,每個月150元一個人。”當導報記者詢問這樣接送孩子是否安全時,阿姨拍著胸脯說:“我都已經接送七八年了,絕對安全。平時騎車都很小心,而且速度也不快,這些孩子的家長都很信任我。”
60多歲的張師傅,用改裝的三輪車接送小學生也已經七八年了。此時,他的三輪車里,已經坐了8名小學生,“8個孩子剛剛好,最多的時候,我的三輪車可以擠12名小學生,沒有座位的孩子就站在中間,四周都有扶手,挺安全的。”坐在車上的孩子們說,每天都這樣,已經習慣了。
家長:學校沒校車,自己沒時間接
“雖然平時工作也挺忙的,但我也要堅持自己接送孩子,學校又沒有專門的校車接送。”蔡女士的孩子是漳州市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她說如果有校車接送的話,當然是一件好事,也解決了家長的煩惱。“但是車在馬路上行駛,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校車如果太爛,還不如家長自己接送。如果要校車接送,全國教育部門應該統一一個校車標準。”蔡女士表示,她從報紙上看到了甘肅幼兒園校車發生車禍的消息后,就有強烈的愿望,希望有關部門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不要等發生了事故,再來排查、整頓。漳州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的校車接送孩子,這也說明了相關部門對此事并不重視。即使是排查、整頓了又能怎樣?
家長陳女士站在東浦頭小學門口,不停地看著表,“唉,每天接送孩子,真的很累,平時工作又忙,根本就抽不出時間。本來找了個人幫忙接送的,可是別人今天臨時有事,我只好請假,提前下班來接孩子。如果學校有校車就好了,其實讓三輪車接送孩子,我也有些不放心,現在路上的車輛這么多,可是自己又沒有時間。”陳女士說,如果學校要備校車的話,一定要用性能好的車,“可不能隨便找個面包車什么的來代替”。
部門:近期聯合4部門開展專項督察
昨天下午,導報記者從漳州市教育局獲悉,本周一就已經開展全市學校安全檢查,校車安全管理是其中一個環節。
市教育局副局長許久山介紹,查看是否建立校車安全管理臺賬,是否實行校車“六定”管理,落實日常管理“三個嚴禁”,“我們還要查看有沒有張貼校車專門標識和安裝衛星定位裝置”。
市教育局辦公室陳主任表示,漳州目前沒有專用校車,學校都是靠租賃或者買大巴車、面包車來接送學生,數量在500輛左右,大部分集中在縣里,屬于學校校車安全管理范疇。
“而在市區,有的家長會雇傭車輛來接送孩子上下學,這屬于社會接送學生的車輛管理。還有一些黑校車、黑出租、黑摩的,就屬于非法運載學生車輛,這涉及到很多部門的職責范圍,因此要一起行動檢查。”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校車和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第二階段專項督察行動以漳州市公安局為主,聯合教育局、交通局、安監局等多個部門一同開展,檢查時間將于21日開始至本月底。
對于教育部發出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立即開展對中小學生和幼兒上下學乘車安全情況的排查一事,市教育局安辦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上級部門的通知。
(記者 王龍祥 廖珍妹 張韓豐/文 陳巧思 見習記者 張偉華/圖)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