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8日訊 在一些人眼里,讀中職“沒有面子”,學歷低,可能影響到今后的發展道路,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孫銀聰看來,“選擇讀高中還是讀中職,關鍵看學生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家長不應盲目追求讓孩子讀高中考大學。”
孫銀聰認為,如果孩子喜歡讀書,喜歡探索知識,可以去讀高中再讀大學;如果孩子動手能力強,操作能力強,可以考慮去讀職業教育。他介紹,如今的中職教育可以滿足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如果想就業找工作,學校將會通過一系列的實踐見習,推薦就業;如果想要繼續深造,也可以通過高職單招考試、免試推薦入學等途徑,進入到更高一級的學校學習。
“訂單式”培養中職生就業率連年超96%
據了解,近年來,泉州市各中職學校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專業設置,根據當地產業集群和人才需求,開設了一批與泉州產業集群相關的緊缺人才專業,拓展新興產業的就業領域,使職業教育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在泉州,以建筑、陶瓷、茶藝、服裝、制鞋、財會、電子、商務、光電、工藝美術、計算機等專業為職業教育主要門類,其中有5個專業被列為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有24個專業被列為省級重點專業,服裝制作與生產管理專業被列為創建國家改革創新重點專業,數控技術應用、建筑工程施工2個專業被列為創建國家示范專業。
孫銀聰介紹,中職校與企業的“校企合作”模式,更催長了應用型中職教育的發展,采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和“雙證書”制度,著力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畢業與就業、職業教育與生產實際之間的“無縫”對接,畢業生連年就業率都保持在96%以上,并呈上升趨勢;部分緊缺特色專業的畢業生在校期間更被用人單位一搶而空,就業率高達100%。
“每年省里包括泉州市都會舉辦省(市)級中職技能大賽,為學生提供展示技能的舞臺。每年的比賽現場,都會有知名企業前來,‘爭搶’優秀選手。”孫銀聰表示,這些學生入職后不僅薪酬高,而且發展前景良好,有的一兩年后就成為專業骨干、部門主管等。
各項政策助力中職生大學路通暢
近年來,中職畢業生升讀高職院校比例不斷擴大,途徑也不斷增加。孫銀聰告訴記者,在年初出臺的高招相關政策中,有關部門就提出,全省所有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均可向試點高職院校推薦優秀畢業生免試入讀,由高職院校擇優錄取。“這項政策進一步增加中職畢業生入讀高職院校的機會,也有利于高職院校擴大生源渠道,提升生源質量。”
另外,將在全省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二年級學生中開展“中期選拔”,推薦合格學生入讀民辦高職院校和生源緊缺的部分公辦高職院校。被錄取學生轉入高職院校學習三年,畢業時頒發五年制專科層次畢業證書。此次“中期選拔”試點工作的高職院校共有21所,主要有18所民辦高職院校。
同時,“高職單考單招”將逐步減少高職(專科)層次招生比例,擴大應用型本科專業招生計劃。2013年“高職單考單招”應用型本科招生計劃,將從往年的120多名增加到1000名左右。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增加中職優秀畢業生入讀本科院校的機會,有利于構建技能型職業人才的培養體系。
“中職生不僅能夠輕松就業,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繼續深造,圓大學夢。”孫銀聰認為,讀中職,如今是就業升學兩不誤,中職生的路是越來越寬了。(本網記者 葉碧玉 莊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