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淋巴瘤在我國是發病率上升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新發淋巴瘤患者約8.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4.7萬人。特別是惡性淋巴瘤已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沿海患者多于內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淋巴瘤的迅猛增長,與現代人病毒感染增多、環境污染加重、過多接觸有機溶劑染料等有關,長時間處于電子輻射環境或者不當的經常染發都可能導致淋巴瘤。”專家表示,惡性淋巴瘤已擺脫“絕癥”定義,如果能做好規范化的診斷與治療,約六成淋巴瘤患者可獲臨床治愈。
淋巴瘤:上升速度最快的腫瘤之一
惡性淋巴瘤是原發于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我國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按照腫瘤細胞構成不同,淋巴瘤可以分為霍奇金病淋巴瘤和非 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我國的淋巴瘤患者中有85%~90%都是非霍奇金病淋巴瘤。從發病人群來說,淋巴瘤多見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沿?;颊叨嘤趦?陸患者,城市多于農村。
值得警惕的是,惡性淋巴瘤雖然不是最常見的腫瘤,但其發病上升速度驚人。據悉,我國每年新發淋巴瘤患者約8.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4.7萬人,并且發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惡性淋巴瘤已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環境污染與工作壓力加速發病
淋巴瘤發病為何"來勢洶洶"?這與現代人的環境、飲食、生活節奏等有很大關系。從環境上說,現代人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機會增多、環境污染加重、 接觸有機溶劑染料過多等都易惹來淋巴瘤。曾接受電療或經常接觸輻射的人士患此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染發劑、除草劑、非法食品添加劑等化學物品也被證實與此 病有關。
在飲食上,蛋白質攝入過高、維生素攝入過少會增加患淋巴瘤的風險。此外,飲食上的隨意性可能導致淋巴瘤的發生,人如果因為長期的飲食結構不當造 成體質酸化,人體機能就會下降,引起腎虛、肝虛,進而使身體代謝循環變慢,體內產生酸性垃圾,在淋巴組織細胞系統內堆積,增加組織癌變的可能。
在生活節律上,現代人工作壓力巨大、生活作息不規律也是淋巴瘤的誘因。工作壓力過大導致長期精神緊張,加上工薪階層經常熬夜,都會造成人體免疫功能下降,而免疫功能差被證實與淋巴瘤密切相關。
淋巴結腫大并非就是淋巴瘤
淋巴瘤的原發部位可在淋巴結,也可在結外的淋巴組織,例如扁桃體、鼻咽部、胃腸道、脾、骨骼或皮膚等。它發生的部位不一樣,其癥狀表現也不同, 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淋巴結迅速增大,一般沒有痛感。因此,如果臨床上出現了淋巴結腫大,但經治療無效的病人要警惕是否患有淋巴瘤。除了淋巴結腫大外,患 者還常伴有全身的癥狀,比如乏力、食欲不振、盜汗等。
如何早期發現淋巴瘤,專家介紹了一個簡單的自測辦法——摸。因為多數淋巴瘤患者先在淺表淋巴結發病,如頸部、腹股溝和腋下淋巴結,這些部位都很 容易自測到。所以除了牙痛、過敏性鼻炎等顯而易見誘發淋巴結腫痛的原因外,如果淋巴結出現無痛性、進行性腫大,自測者就應去醫院看醫生并做B超或X線等檢 查,以排除淋巴腫瘤。
"其實病人發現了淋巴結腫大,有經驗的醫生一摸就知道是不是淋巴瘤。淋巴瘤導致的淋巴結腫大摸起來像是硬橡皮,有一定韌性,無痛。"不過由于患者不具備專業知識,專家建議患者不能靠"自摸"來判斷病情,而要到醫院檢查。淋巴瘤診斷的金標準是切除病變部位活檢。
系統治療六成患者可治愈
淋巴瘤有13種常見病理類型,其中最多見的是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過去30年中,CHOP(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長春新堿+潑尼松)方案被視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標準治療方案,但療效并不令人滿意,長期無病存活率生存率不超過40%。
而現在隨著淋巴瘤診療技術的進步,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模式已從單純的放療和化療進入生物靶向治療時代,單純的CHOP方案已不再是標準方案,目前 利妥昔單抗聯合CHOP方案的治療效果更好。專家表示,通過8療程利妥昔單抗聯合CHOP治療,58%的患者可獲得臨床治愈,43.5%的患者可獲10年 長期生存。
提醒患者,要想獲得淋巴瘤的良好治療效果,首次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除了早發現、早診斷外,初次治療的分型是否準確、治療是否規范等都決定了淋巴瘤能否得到治愈。為此,淋巴瘤的治療選好醫院、找好醫生非常關鍵。
小貼士
淋巴瘤患者飲食宜忌
【宜】
(1)宜多吃具有抗惡性淋巴瘤作用的食物,如蟾蜍、田雞、芋艿等。
(2)淋巴結腫大宜吃荸薺、芋艿、核桃、荔枝、黃顙魚、田螺、羊肚、牡蠣。
(3)發熱宜吃豆腐渣、無花果、大麥、綠豆、苦瓜、節瓜、菱、水蛇。
(4)盜汗宜吃豬心、羊肚、燕麥、高粱、豆腐皮。
【忌】
(1)忌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忌蔥、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膩、油煎、霉變、腌制食物。
(4)忌公雞、豬頭肉等發物。
(5)忌海鮮。
(6)忌羊肉、狗肉、韭菜、胡椒等溫熱性食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