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藥大學研究人員完成的這項新研究涉及16名體瘦男子和14名肥胖男子。研究包括兩項實驗。第一項實驗的目的是,了解胖瘦參試者吃東西時嚼的次數是否存在差異。禁食12小時之后,參試者進入實驗室吃典型的中國早餐豬肉餅,錄像設備記錄下參試者吃每口食物嚼的次數。研究人員給每位參試者分發了相同的食物,并告訴他們不夠的話還可以繼續要。科學家推測肥胖男性每口食物嚼的次數更少,而實驗結果的確證實了這一點。胖瘦參試者每口食物的份量大體相當,但是肥胖參試者的食物攝入總量想對較大。
第二項實驗的目的是,了解食物嚼的次數與食物熱量總數及身體胖瘦之間存在何種關聯。實驗中,每位參試者都拿到一份豬肉餅,研究人員要求參試者吃每一口飯時,嚼15次再吞下食物;之后重復該實驗,但要求參試者嚼40次再咽下。結果發現,無論參試者是胖還是瘦,與每口食物嚼15次相比,當每口食物嚼40次的時候,參試者食物熱量攝入量大約減少了12%,而且胃中產生的饑餓激素水平更低。
科學家表示,吃東西嚼得太少是肥胖癥的一大風險因素,慢用餐多咀嚼是有效減肥的簡單措施之一。其部分原因是,多咀嚼可以讓食物中的營養物更有效地得到釋放。鼓勵大眾吃東西多咀嚼,加上飲食控制和積極鍛煉,就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人們減肥。
另據報道,英國快餐連鎖店展開的一次涉及1000人的問卷調查發現,人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吞下食物之前,平均每口食物的咀嚼次數只有6次。而在25—34歲忙碌白領中,吃飯咀嚼的次數最少。英國倫敦圣喬治醫院首席營養師凱瑟琳·柯林斯表示,狼吞虎咽會導致人們無法意識到自己吃了多少食物,到底吃的啥東西。而細嚼慢咽則會讓人更加關注食物的味道,享受食物的味道和質感,同時,進食心情也會大大改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