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月,22歲的梁俊就在北京“漂”滿一年了。他算了一筆賬:每月房租2700元,自己試用期拿到手的工資大約4700元,這意味著,他每個月要把工資的57.4%交給房東。數字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他著實嚇了一跳。
“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的時候就把攢錢的念頭抹掉了。”梁俊說,每月收入勉強夠花,今年“雙11”花90多元給媽媽買了個養(yǎng)生壺,就再也沒買什么了。
梁俊是8月份通過中介租了房子,正值租房的旺季,租金高,房源緊。他的工作單位在東二環(huán),于是他對著地圖仔仔細細看了半圈,北京城北、東、南都在考慮范圍內,特別是通州區(qū)、地鐵八通線沿線、回龍觀、宋家莊這些房租“洼地”。
他 發(fā)現,即使在離單位1個多小時地鐵的北五環(huán)外,一間15平方米的次臥,每月也要2300元左右。像大多數剛入職的畢業(yè)生一樣,他開啟了“地毯式”找房模 式,每天不停地刷找房App,最后租下了現在的房子——東二環(huán)邊上,步行10分鐘到單位,兩居室被隔成三居,他住陰面的次臥,10平方米左右,他覺得蠻 好。
花一半多的工資來租房,奢侈嗎?在梁俊看來,在單位周邊租房,每個月比住遠一點兒的房子多花四五百元,但是“節(jié)省下的交通和時 間成本遠不止四五百”。工作后,他保留了上大學看電影、買書的習慣,但也不得不放棄收集動漫周邊、創(chuàng)意產品的愛好。他覺得自己上學時幾乎不會考慮經濟成本,但現在不得不考慮。“偶爾也會和朋友聚會,一個月一兩次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