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還沒有實行考后填報志愿。報考之前,為了確定更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學校,楊星哲和媽媽開啟了北京的“高校之旅”。在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時,負責接待的招生辦老師讓楊星哲吃了一驚:“老師們聲如洪鐘、面色紅潤、思維敏捷。外表看上去也就三十歲左右,后來才發現人家已經五十多了。當時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希望你以后也能像他們一樣。’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他們那樣。”就這樣,懷抱著“以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變好的方式生活著”的愿望,楊星哲來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五年制教學改革實驗班。
說起來,楊星哲對中醫藥并不陌生。她的祖爺爺就是個老中醫,在祖爺爺的診所里,楊星哲接受了中醫藥最初的啟蒙。沐浴著藥草香長大的她對中醫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她看來,同樣是治病救人、保身長全,與西醫相比,中醫顯得更為“自由”:西醫需要更多地借助儀器的輔助,一個外科醫生沒有了手術刀寸步難行;而中醫的望聞問切受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能在更寬泛的條件下更靈活地發揮作用。
穿越千年邂逅 “美人方”
進入改革實驗班后,中醫藥大學“兩個博士生導師對一個學生”的學業指導方式,加上“隨師出診”的實踐模式,讓楊星哲一頭扎進了中醫藥的海洋中。高水平的導師團隊、學術與臨床貫通的培養模式讓楊星哲受益匪淺,使得她有機會在大一下學期就申請到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她要用一年的時間研究“植物類藥在外用美顏古方中的應用”。正是在完成這個課題的過程中,楊星哲與古代“美人方”有了美麗的邂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