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課”變“金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
“你到了一家化工企業工作,若在某工藝流程中有一敞口高位槽,現工廠檢修7天,檢修完成后開車高位槽中水位是否會下降,為什么?”化工與材料學院院長唐娜教授照例以提問開始課堂教學。
唐娜的授課內容緊扣發展前沿,講課語速快、知識點多還貫穿各種提問,學生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唐娜連續獲得天津科大“我最喜愛的專業教師”殊榮,并在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得冠軍。
“有人常說‘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其實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不是輕輕松松、玩玩游戲就能實現的,”教務處副處長萬麗麗說。
中國大學生學習發展研究和全美大學生學習的數據調查和分析顯示,我國大學課堂的挑戰性和美國高校相比還是有差距的,高校還存在一些內容陳舊、輕松易過的“水課”,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
“學分制改革的導向,是將學校教育的功能由傳授知識向關注社會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多元需求轉變。學分制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理念不斷更新、認識交匯碰撞、路徑不斷摸索的艱辛過程。”王怡說,要整合優化學校教育教學資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學、學生工作、人事、財務、后勤、實驗室管理等各項制度的配套改革,構建現代學分制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協同運行機制。
如今,天津科大新培養方案中選修課程學分占畢業要求學分的比例均超過20%,引進了500余門優質網絡平臺課程,已自主建設完成了19門慕課,其中《時尚流行文化解讀》《證券投資分析與智慧人生》《包裝材料學》等三門課程已于2017年在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實現全國共享。本學期還根據學生需要開設了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課程。王怡介紹,學校正通過建設研討教室、沉浸式互動直播教室和“尚學堂”課棧,重新設計教學場所,助力教學模式的深度轉變,多措并舉提升課程質量。
“這些變化,是我們不可想象的,也必然會催生出更多擁有復合型知識結構、創新實踐能力強的優秀人才,”曾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賽區特等獎的法政學院2016級學生羅曉萌說。其團隊當年的獲獎作品是“中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研究——三維綜合分類法處理垃圾的智能應用”,為了完成項目,他們綜合學習了物理、自動化、機械、計算機和財管等多門學科知識,跨領域跨學科的知識也使他們深深受益。
不能因為教學難考核,就放棄和無所作為
“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任何資源”的教育,將引發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校長韓金玉曾經給教師們介紹過《大學的終結:泛在大學與高等教育革命》中的教育理念。
隨著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鋪開和越來越多學生選擇到境外大學就讀,高校間的生源競爭將更加趨于白熱化。韓金玉說,“教師教一本書、學生學一本書、考試考一本書”,這樣“一本書”“一言堂”和“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來說顯然缺乏吸引力,更不利于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必須打破傳統大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教育結構,而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不同稟賦、不同條件來調整學習的方式、內容、進度,從而滿足學習者的個體需求。
在學分制改革中,天津科技大學除了建立本科生導師制以外,也增加學生創新創業的評估和跟蹤機制,幫助學生減少盲目和沖動,增強理性判斷能力。
——設立教學型教授,對部分多年潛心教學、無私奉獻、教學成果效果突出的老師,不再苛求其科研能力,打通教學型教授的晉升通道。
——完善教師考核評價辦法,突出教學工作在教師評價中的地位,多維度考評教學規范、課堂教學效果、教學改革等教學實績,進一步加強教學評價結果在教師職稱評聘、職務晉升、績效分配、評優評先、出國研修等方面的運用,促進教師崗位、收入、榮譽等與教學業績緊密結合。
——擬晉升職稱的老師要提前一年申報,申報后一年內,學校會委派督導組的老教師們持續抽查該教師的課堂,通過聽課、查教案和講義、聽學生反饋等方式了解情況,再結合一學期一次的學生評教情況,綜合評定該教師的教學投入和教學效果。
“不可否認,教學不像科研那樣易于量化、易于考核,但不能因為較難考核評價,就放棄和無所作為,新時代賦予高等學校前所未有的重任,唯改革者進,只有拿出‘敢為人先’的勇氣,才可以實現內涵式發展。”韓金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