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上山下鄉 絞盡腦汁開發鄉村旅游
7月的第一周,浙江農林大茶學151班學生高瓏瀚,帶領著他的7人小組,往返在金華蘭溪柏社鄉崗嶺下村和白鳩村。果園管理、茶葉經營、五水共治、旅游業開發,這些是他們這一個禮拜的課題。
這個地方經濟比較落后,大多數農民以種地為生,年輕人很少,留在村里的基本是一家兩個老人管一片地。7位學生都住在當地村民倪永忠大叔的民宿里。白天跟大伯去山里、田里考察,晚上回來跟他喝個小酒聊天。
“從大伯那里了解到,原來他的奶奶在民國時代就開過‘民宿’。”高瓏瀚說,“這讓我們非常驚訝。那時候,義烏這些地方的生意人經常會在夜晚經過,宿在當地人的家里。大伯的奶奶就給當年生意人提供過食宿。”
如今,和許多風光宜人的鄉村一樣,蘭溪這幾個村子也在試圖發展旅游業。文化禮堂、漂流、民宿這些設施都有,但是顯然還不足以吸引城里的游客。
“因為發展旅游業除了自然風光以外,風土文化還是很重要的。我們發現了這個可以追溯到民國時代的‘民宿文化’,覺得非常有趣。”高瓏瀚告訴記者。
他們發現了水質的問題,“因為河流旁邊種植的作物,不易于固土。他們在河邊種茶葉,一旦發水,這些茶樹完全會被淹掉,泥土也會流失。山上的枯枝敗葉掉進河里,沒有人管理,會腐爛影響水質。這條河里還有不規范的攔壩,使得壩周圍的淤泥堆積起來,讓河水流動的動力不足。如果要發展旅游業,這么重要的河流卻水質不清,會給游客的印象大打折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