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夜歸人
20多天實驗室生活
給予王若丞信心的關鍵人物,是40來歲的科技老師丁昭蘭。師徒兩人,差不多開了20多天夜車,才把設計變成了實物。
那段時間,下午放學和晚自習后,兩人都泡在實驗室“搗鼓”,隨便吃點牛奶和蛋糕就打發一頓,每晚12點后才摸黑回去休息。網絡科技論壇、知乎、百度都被兩人翻遍了,最終確定一個重要設計理念,捏筆舒適度決定這支筆的實用性。
那么問題又來了,怎樣才叫舒適?生活中,每個人的捏筆習慣不一,有的捏筆大拇指和食指靠得近,有的捏筆喜歡食指和中指挨一起,而這支筆的捏筆角度,只能綜合最舒適的一種。
“一致討論后,我們找學校寫字好、書法好的老師和同學來幫忙,結合相關專業材料,總結出正確的握筆姿勢。這支筆的按壓塊,最終按125度、101度、134度三個最合適的度數制作。”丁老師說,這還差得遠,固定筆的方式、凹槽的設計深淺、按壓塊和活動銷的配合、彈簧和活動銷的配合等等,方方面面關系這支筆的舒適度,兩人改進了不知多少次。
側壓式護芯簽字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