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深夜出去拾荒感動網友
18日,記者來到老人位于杭州刀茅巷的家中。小院里堆滿了整理好的塑料瓶、紙箱子。老人正在對撿來的廢品進行分類。“院子堆滿了,我再送到廢品收購站。”
老人是從2012年起開始拾荒的。每天晚上11點多,他都會戴上手套、帶上鉤子、推著三輪車,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三四點。
周邊的飯店、旅館、小超市都是老人回收廢品的“重點”。有時,他一晚可以撿滿兩車,但有時,撿了一晚上的垃圾還賣不到10元。老人說,空瓶子要裝滿6、7只編織袋,才能賣10元。
為何晚上拾荒呢?老人說,“白天拾廢品的人多,他們比我更需要,我就不和他們搶了。”
一開始,老人的老伴、子女都反對,想盡辦法阻攔他晚上出去撿廢品。老人說,“他們攔不住我的,我17歲參軍,當了30多年的人民子弟兵,在部隊里我學到的就是要愛國、愛人民。如果在家里待著卻不能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我心里難受。”
他的舉動,感動了不少身邊的人。得知他撿廢品是為了資助貧困學生,附近的飯店、小超市主動把廢品送給老人;附近收廢品的人,收別人的紙箱,價格4毛錢一斤,對老人的紙箱,5毛錢一斤。
孩子們喊他“蝙蝠俠”
久而久之,附近的鄰居們都知道這里住了一個做善事的老頭,還有小朋友喊他是“蝙蝠俠”——像“蝙蝠俠”一樣晝伏夜出,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身邊的人們要揚善。
老人漸漸也得到了家人們的理解,老伴王秀云心疼老人,有時也幫著一起撿垃圾:“我們并不是因為生活困難去撿廢品,而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學生。”
2014年10月的一天晚上,老人撿垃圾時拾到一部手機。他通過手機里的電話號碼聯系到了失主。失主登門時,表示一定要出錢表示感謝。老人執意不收,失主就拿出1000元,委托老人轉交給貧困學生。
老人掏出一個小本子,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載了來自其他人的贊助,最末行寫著:“共205人,計2155元”。老人告訴記者,他把這些錢都分文不差地交到貧困學生手中。
老人的腰板曾經很挺直,這幾年,老人的背駝了。“但我心情舒暢,我老頭子人是老了,但心還是熱的。”
老人拾荒助學的故事在網上獲得眾多網友點贊。網友“永遠幸福”說,“善良永遠不過時!我沒有看到佝僂的身影,我看到的是偉岸的身影!”
網友“隨緣”說:“希望愛可以在老人幫助的學生身上延續下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余靖靜 許舜達)